医院回归公益体现政策的柔性关怀

来源:山西新闻网 作者: 2016-03-08 21:28:06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两会期间话题多。从GDP到GNP,从明星委员到颜值记者,从政府工作报告到委员每一条意见建议,各种消息纷至沓来,让人目不暇接。这些消息中,发展经济鼓起群众的钱袋子,那是硬性的关怀,给人以力量,而解决群众医疗、住房等最切身的困难就体现出政策的柔性关怀,给人以温暖。而此中,群众对医改的期待可谓最为迫切。

  看病,对于某些人而言是件最简单不过的事情,只要认识去医院的路就OK了,但是对于大多数人尤其是困难地区的老百姓,却着实是件大大的难事,笔者曾听过这样一句话:“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笔者还听过这样一句话:“小病拖、大病扛、重病等着见阎王”,老百姓一年四季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省吃俭用,有了一点收入,孩子等着供、老人等着养,却偏偏一场大病袭来,医院里转了一圈,出来时已是囊中空空,更有甚者,后续无力,落个“人财两空”。“病不起”成了一句最是无奈、最痛心的调侃。也别说是贫困群众即便是普通工薪阶层,面对高额的诊疗、医药费,也是大感“鸭梨山大”。

  医改路在何方?说穿了其实相当简单,一句话“把服务提上去,把费用降下来”,增加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主动性和选择权,这样一来,百姓既看得起病又看得好病,医患关系怎么能不和谐?但天下事知易行难,医改任重道远。

  2014年,我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市扩大到1363个,2400多个县级公立医院破除以药补医,取消药品加成,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城市公立医院也取得进展,国家和省级试点城市达到63个。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问题也是无法回避。由于绩效考核、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到位、医院逐利机制尚未完全破除等原因,公立医院医护人员收入与药品、检查等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医保对医疗行为的激励约束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剑指医改:“健康是幸福之基。今年要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政府加大投入,让更多大病患者减轻负担。中央财政安排城乡医疗救助补助资金160亿元,增长9.6%。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方向出来了,政府不遗余力。

  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中国正努力给出合乎民心的答案。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医院重新回归公益,当我们生病之时,不用一边忍着病痛一边去考虑医药费的问题,在我们的国家内再也不会发生因为负担不起高额医药费而任由病魔吞噬生命的人间悲剧。

关键词:公立医院,大病,两会

责任编辑:张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