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武安市白府村:古韵流转沁书香
从武安市区向北行约18公里,便是邑城镇白府村。 原以为“白府”必定跟村中“白”姓大户有关,然而细一打听才知道,事实并非如此。村里77岁的朱解舟老人告诉我们,明朝永乐年间,有一朱姓人家从山西洪洞迁到沙河渐凹村。其后,先祖朱玘、朱敖带领一家老少又迁到现白府村西一公里处朱家窑垦荒立户。因土薄水差生存困难,最终迁移到现址安居。当时陆续迁来的还有纪、胡、李、赵、白、武等姓人家,逐渐聚集成村。相传,当时因村东南有一座红门寺,内有100多尊佛像,故取名“百佛村”。后寺院被毁,遂改名“白佛村”。至清康熙年间,又改为“白府村”。 如今,红门寺和“百佛”早已无迹可寻,惟有“白府”之名代代相传,沿用至今。 白府村现有500余户2000余口人,朱姓为大姓,约占全村的80%。朱解舟说,村里现存的古宅院大多为清朝所建,主要集中在老街。“我们村大户人家多,原来的老房子大都是二层阁楼,又敞亮又气派。可到了1963年连降暴雨,许多房子被冲塌了,当时经济条件差,有些二层楼就被改建成了平房或瓦房,想想真是可惜!” 朱解舟曾在村小学任教20余年,对白府的历史可谓熟稔于心。他和老伙计姜春锁领着我们沿着老街走走停停,不时地指给我们看那些高大齐整的院墙、气势雄伟的门楼、雕花精美的梁柱门窗。虽然历经风雨侵蚀,这些青石砖瓦的老房子依然顽强地抵挡住了岁月风霜,虽屡有残破,但依旧神态安详、古韵犹存。 在白府的历史上,朱氏家族最为庞大,堪称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因此,许多保存至今的古建筑都是出自朱家。 地处老街最西端的朱云章家院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坐西朝东,是白府村较为完整的瓦房四合院。院落占地约300平方米,主要由倒座房、南北厢房、正房组成。正房南边建有4座土窑,是当时长工们的住所,旁边还有牛羊圈和存放农具的库房,显示着主人当时的富足。朱解舟说,这处院落原本还有一座后花园,每到春夏,百花竞开,自己小时候还偷偷进去玩过呢! 花门楼位于老街北侧,坐北朝南,为朱家祖辈朱来孝于清乾隆三十五年所建。这是座一进五穿院,因5个门楼出厦,形状酷似梅花瓣,故而得名。进得院来,但见青砖灰瓦,布局有序,古朴素雅。尤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常见的院门上的砖雕,许多木质的门窗上都有镂空的木雕图案,细细望去,竟是“和”“家”“愧”等一个个草书大字,暗含主人对于家族后辈的期望和训谕。朱解舟介绍说,朱来孝一生重视教育,不仅以诗书传家,还倾其所有,在本家设立学堂,传授知识,教授礼仪,可谓书香门第,桃李芬芳。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朱来孝的治家之道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亲友乡邻,使白府村逐渐形成了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朱解舟说,清代在村东南高地上,曾建有一座8米高的魁星楼,象征着一杆笔;村东泉眼处又砌了一个长30米、宽10米、深5米的绿水池,种有莲花水草,象征着墨砚。魁星楼、绿水池两相呼应,寄寓着白府人才辈出的美好愿望。据村史记载,清嘉庆年间,白府村走出了12名秀才、2名太学生、2名从九品、1名布政司,一时间声名远扬,许多武安的官员上任后都要到白府来拜访名士。 徜徉在老街上,白府历代文人儒士留在楼阁门匾上的题字不断映入眼帘:“礼门义路”“瑞映北斗”“如鉴之空,如衡之平”……我想,正是这些不断蒸腾氤氲着的古韵书香,使得白府这个并不引人注目的小村庄,散发出愈来愈迷人的文化气息。 |
关键词:武安市,白府村,文化气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