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而不息剜除“为官不为”毒瘤【长城时评】
2月14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河北省委、省政府召开省级机关作风整顿动员大会。省委书记赵克志强调,要大力整治为官不为,推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着力提高工作水平,解决好不能为的问题。(2月15日《河北日报》) 可以说,党员干部“庸、懒、散、慢”是个老问题了。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河北省委、省政府召开作风整顿大会,向“为官不为”亮剑,可圈可点,可喜可贺,可期可盼。一方面,让我们看到了省委、省政府加强改进作风建设的决心和信心,另一方面,让我们对为民务实清廉有了更大的期待。这绝对称得上是暖心之举、安民之举、奋进之举。“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驰而不息剜除“为官不为”这颗毒瘤。 为官不为,是指一些领导干部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应尽的职责,体现为是非面前不表态,矛盾面前不敢上,风险面前不敢闯,失误面前不担责,歪风面前不敢斗,究其实质仍是腐败不正之风,表明个别干部在行使权力时仍奉行着“不给好处不作为”的原则。干部干部,就要先人一步,干部就是要干事,如果只是做太平官、潇洒官,实在对不起这个“干”字。决胜“十三五”、打赢翻身仗,关键在干部、在作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仍在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还在进行,作风整顿也要随之深入开展,向“为官不为”说不。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们做人一世,为官一任,要有肝胆,要有担当精神,应该对为官不为感到羞耻,应该予以严肃批评。”而实际上,不贪腐、不滥权只是为官做人的底线,为官一任,“在其位谋其政”只是基本要求,而“为官不为”则是失职渎职,其危害甚至不亚于腐败,更为百姓痛恨和烦感。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试想,如果作为领导干部,却“不能为、不想为、不敢为”,又谈何务实,又遑论为民?因此,要狠刹“为官不为”歪风,针对“为官不为”的关键环节,必须要对症施治,抓住不放,让“不能为、不想为、不敢为”的干部有压力、挨板子、丢帽子,让“善作为、主动为、勇作为”的干部有动力、有奖励、有平台。另外,还要着力强化社会监督、实施重大决策部署督查问责、抓好正反典型、实施目标绩效管理、实施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建立能上能下用人机制等,将“为官不为”这颗毒瘤剜干净、除彻底。(李志朋) |
关键词:河北,作风整顿,为官不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