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周边庙会都有哪些精彩

来源:燕赵晚报 作者: 2016-02-17 14:41:48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赞皇千根九曲黄河灯在庙会上大放异彩。

2月12日下午,正定坠子剧团在庙会上冒雨演唱《刘墉治政》。 张刚路 摄

 京畿大庙会上跟机器人打场乒乓球。

京畿大庙会上看恐龙展。小心被恐龙咬了。

2月13日上午,曲阳县韩家村民间艺术表演队正在上演擎阁。张刚路摄

  近年来,城市年味变淡,尤其是2007年“三年大变样”以来,石家庄的城中村很多都被拆迁。石家庄原有45个城中村,其中38个村有庙有会。每年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人们赶庙上会、祈福,寄托美好的愿望。如今,大楼一盖,原有的庙宇拆了,不少群众有意见;而且楼越来越高,“年味”却越来越淡,人们还是不太满意的。

  为了顺应广大群众对庙会文化的需要,2016年2月9日至2月24日在石家庄肖家营花卉基地隆重举办京畿燕赵民俗大庙会。

  此次庙会,展现了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比如:河南坠子戏、赞皇九曲黄河灯阵、曲阳擎阁游行表演 、曲阳吹歌游行表演、石家庄矿区社火(武打)和鼓乐表演等,将传统文化与现实结合起来了。

  主办方河北省文化交流协会和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表示,希望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的今天,还能保留一些民俗文化,还大家一些“年味”,让大家保留一些关于年的美好回忆。

  其实,石家庄周边不少县市区,如井陉、平山、正定、无极、新乐等地,都有庙会,内容也各不相同,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吧。

  正定苍岩奶奶庙:两街共一庙

  正定县苍岩奶奶庙俗称奶奶庙,位于正定县城内北部,始建于明朝隆庆年间(1569)。1947年,正定县解放,对管理区域重新划分,庙址所在地由北门里街划归西北街管辖。

  正定县苍岩奶奶庙据传与井陉县苍岩山奶奶庙一脉相承,然所供神灵有所不同。苍岩山供奉的是隋炀帝之女南阳公主,涅槃后被尊为苍岩圣母。正定县苍岩奶奶庙供奉的是三霄娘娘,为何庙名苍岩,而与苍岩山有很大差异,已不可考。

  正定县苍岩奶奶庙经过管理部门备案,是合法的宗教场所,所做道场,法事活动严格按照全真教仪范。

  农历四月初八是正定县苍岩奶奶庙祭祀日,初七下午3点,在大北门内举行盛大的接神仪式。届时,县内各民间文艺表演团队早早等候在公路一侧。庙主带领信众抬三顶彩轿,轿内摆放三霄娘娘像。庙主上香、上供、磕头、恭请三霄娘娘上轿。

  鞭炮声响起,开始抬神转街。此时,锣鼓喧天,管弦齐鸣,秧歌扭起来,花伞舞起来,竹马跑起来,文艺队伍后面,信众簇拥着彩轿跳起扇鼓舞,整个队伍绵延达上千米。行进速度由开道锣掌控,每到路口,都要停驻进行表演。从北门里街巡游到西北街,至庙内后绕行3圈落轿。

  因为正定县苍岩奶奶庙庙址所在地由北门里街划归西北街管辖,并且复建发起为北门里街信众,庙会以两条街道名誉共同举办。由于庙址被居民住宅层层包围,场地狭窄,助兴的唱戏舞台就设在北门里街村民委员会院内。

  正定县苍岩奶奶庙大戏连唱6天,由正定县河北梆子剧团上演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南北和》《窦娥冤》《大登殿》《蝴蝶杯》《哑女告状》《追鱼》《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等剧目。

  正定县庙会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民间唱经了,他们少则三五人,多则数十人,或围坐唱经,或边舞边唱。每个群体唱腔各不相同,有穗子、垛子、莲花调、仙女音等唱腔唱法。

  新乐:城隍庙会“护国安邦”

  “隍”字本来是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古人造城是为了保护城里人的安全,于是城和隍被人们神化为城市的守护神。古代道教称“城隍”是翦除元凶、护国安邦之神,并管领阴间亡魂。

  新乐旧城中心有座“伯”级的城隍庙,是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年(公元1370年)修建的,历代县政府都设在庙院内,1958年县政府搬迁后,为城关镇政府所在地。

  相传,明朝时医学并不发达,瘟疫连年发生,流行非常厉害,死人很多。后来,人们听说当年的明太祖朱元璋“谋反”时,被官府捉拿得无处躲藏,就卖樱桃揭贤榜,假借用樱桃给王爷治病,躲进了杨王爷府。说来也巧,杨王爷全家吃了朱元璋的樱桃,居然个个病好了。

  洪武元年新乐瘟疫流行。新乐官民便仿效朱元璋当年的办法,吃樱桃治病,都得救了。百姓感谢洪武皇恩,便捐献钱粮修了一座庙宇。竣工落成正是阴历正月十七日,人们便将这一天定为庙会集日,直到十九日为止。由于当时朱元璋已成了真龙天子万岁爷,意思是城隍庙与天皇并齐。

  这个庙会由于是春首,又是动工盖房季节,所以市上木料较多,以及加工好了的门、窗、石门墩、门前石鼓、柱顶石,还有各类农具、大小牲畜等等,塞北的土产、内蒙的牲口、江南的丝绸、中原的金银首饰等货物品种也很繁多。灯会、舞龙凤,光彩夺目,长长街市如同白昼,文艺团体、马戏杂技也争先恐后前来献艺,日成交额达百余万元,赶会者近20万人。

  无极:史村“疙瘩庙”提倡诚信

  河北省无极县被誉为甄姓同胞的故乡,村边的甄氏墓群,是我国东汉至南北朝时期名门望族——甄姓的聚葬茔地,埋葬着甄氏家族的开埠代表人物甄丰等,甄氏家族还有许多重要人物都葬在这里。这些坟墓群过去是高大如山,分布在数平方公里内,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还多达三十六个。陵墓内柏树参天,飞禽走兽众多。祖祖辈辈生活在陵墓下的史村村民对此自然生出几分祟拜和敬畏,久而久之,形成了与此有关的文化传统和民间信仰。“疙瘩庙”就是重要的载体之一。

  每年农历二月十五为史村“疙瘩庙”庙会。

  上世纪九十年代该村三八立集,庙会从二月十三集市开始,为期三天。从二月十三村里即起戏,请当地河北梆子剧团前来演出,连唱3日。这日集市贸易格外红火,也是连赶3日。特别是服装食品类商品,销量大增。近年来,集市上增加了平时不见的儿童游艺。也是从这日起,村民们开始邀亲戚,整个村子都喜气洋洋,村民们改善伙食。串亲戚的一般为老年人,过年由家人亲自去请,现在改为电话相邀。招待亲戚在家中就餐,他们是戏剧的主要受众。

  二月十五上午,庙会进入高潮,附近地区信众前来烧香许愿。

  上午“跑场子”是庙会的亮点。“跑场子”不同于人们常说的跳大神,相当于为神仙举办庆祝仪式。然后,众人抬上花轿,在史村主要街道上转一圈,中间过集市,加杂表演性质的活动。

  “圪疙庙”成了史村民间信仰和谐相处的见证,影响力扩散到冀中平原百平方公里。在墓的南面、东面和西面,有大大小小的十余处庙宇。这些庙宇有供奉菩萨的、有供奉老仙的,各不相同,集佛教、道教、儒教之大成,显然是不同信仰的人都把这里当成了理想的表达场所。他们唯一的共同点是求幸福求平安。老仙庙前的对联说得明白:老仙师傅开善门,保福保财又保人。横批是:老仙聪明。

  “圪疙庙”融入甄氏墓群许多民间传说故事当中,形成的是一种诚信、感恩的民俗风尚。村民传说,早年间圪瘩上住着一个专门助人为乐的神仙。谁家有了红白事,用着桌椅板凳了,都向这个圪瘩去借。那里的方桌漆着红漆,又新又结实,附近村子的人家都来借。神仙什么都不要,让人们白用。村民们借桌子时,往往提前来给神仙上香,然后交上写好的所借桌椅板凳的数目。只需过一个晚上,第二天一大早,所用的桌椅板凳就如数摆放在圪瘩边了。人们用完以后,于天黑前如数送还。谁知到了后来,人们起了贪念,借十张桌子,还八张,神仙开始还照样借给人们使用,后来人们越来越贪,干脆只借不还了。直到有一天,仙家一生气,也不管你怎么烧香许愿,再也不借了。

  “疙瘩庙”还提示了人们对文物古迹的保护意识。它依附于甄氏墓群,表现的是一种对祖先的祟拜,与许多民间故事传说共同组成了保护甄氏墓群的风俗习惯。它也让一些对神仙敬畏的人不敢破坏文物古迹。

关键词:三霄娘娘,南阳公主,扇鼓舞

责任编辑:丁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