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遇说乡村事】之八:村里最穷的人
●汪金友 老家有个邻居,小时候玩耍,被哥哥拿石子砸瞎了一只眼睛。但这小伙子本分、勤快、善良,在村里人缘很好。长大以后,只是由于家境贫寒,一直没有成亲。后来,有个东北的流浪女来到我村,经人说合,和这个小伙结了婚,并生有一女。小伙子种地打工,妻子照顾家务,生活也算稳定、幸福。 而天有不测风云,小伙子在给别人帮忙建房时,一根钢筋飞来,正刺中那颗唯一的眼睛。送到医院,医生都说没有办法,就此双目失明。他的贫穷和苦难,也接踵而至。得到一点补偿,维持了几年生活之后,妻子不堪忍受这种苦日子,竟然悄悄离家出走,一去不返。几年后女儿也出嫁,就剩下他和一个光棍哥哥相依为命。 村里人见他可怜,就给他报了低保。每个季度,领700多元。一年下来,也有两千多元。但他不仅两只眼睛看不见,而且心脏也经常犯病。医生多次让他住院,因为没钱,他也舍不得。即便吃最便宜的药,每年也要花几千元的医药费。他女儿给一点,哥哥帮一点,就这样勉强度日。 每年春节回家,我都到他家里看一看,给他一点零花钱。论辈分,他叫我二叔。见了面,总是那样彬彬有礼。我觉得,唠几句家常嗑,问候一下他的生活状况,也是一种心理安慰。为什么老天,会对他如此的不公? 而今年春节前,51岁的他,突然病逝。依然是因为心脏病,虽然送进了医院,花了6000多元钱,还是没有把他留住。村里人说,他走了,也是“享福”去了。但愿吧,起码,他不再会为疾病而痛,为寒冷而抖,为贫困而愁。 我们家的对门,也有一个残疾人。因为小儿麻痹症,一直要靠双拐走路。然而,他身残志不残,先后做过几种小生意,不仅能够维持自己的生活,而且积累了很多的人气。 只是后来,他年龄大了,干不动了,所有的积蓄,也都用到了盖房子上。于是自己的生活,一步步走入窘境。除了低保,没有别的收入。到我去看他的时候,即便拄着双拐,他也不能下地走路了。卷缩在炕上,非常可怜的样子。我问他吃饭怎么办,他说几个哥哥家里轮流给他送。幸亏有这几个哥哥,要不,真难想象他该怎么活。 我们村还有一个比我大一两岁的老汉,年轻的时候,非常老实憨厚。结婚以后,生了两个儿子,没想到他老婆早早去世,剩下父子三人艰难度日。他们自己不会做生意,也没有亲戚朋友帮忙,一年到头只靠土里刨食。结果,两个儿子已经三四十岁,依然没有娶上媳妇。 每当村里谁家有红白喜事的时候,这老汉和他的大儿子一准上前。他们自愿担当的任务,就是烧火。而且不怕脏,不怕累,不要一分钱的报酬,让烧火就烧火,让洗碗就洗碗。干完活后,一顿丰盛的午餐,他们就心满意足。 我问,他们的收入从哪来?村里人回答,种地呗。全家几亩地,可够父子三个吃喝。这两年,他二儿子在市里打零工,也能挣些钱。回家的时候,给他父亲一点。 每个村里,可能都有这种“最穷的人”。有的缘于天灾人祸,有的缘于命运不济,也有的缘于能力有限。现在各级党委政府都在讲精准扶贫,但我觉得,我们扶贫的力度还远远不够。比如一个月二三百元的低保费,很难维持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如果再残疾,再有病,再年老,就更是雪上加霜。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很多的人越来越富。但相比之下,也有很多穷人。所以,扶贫的标准要进一步提高,扶贫的思路要进一步拓宽。最好的办法,是建立全社会的扶贫机制。让每个农民都能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而且活得有尊严。 |
关键词:扶贫,农民,尊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