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手工业示范村带动2.4万户脱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
“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不用出家门就可以挣钱。”家住顺平县神南乡北神南村的赵建芬高兴地逢人就说。每天从作坊里领回做书包带的泡沫塑料和皮套,她只需要把书包带套好,套一个三分钱,一天最少能挣20元。“重点打造100个手工业示范村,新增从业人员5000人”,这是今年保定市实施的65件惠民事项之一。 北神南村青壮年农民大多外出务工,留守的妇女、老人在政府扶贫政策的引导下,开始从事家庭手工业。村里的小加工点把适合分散加工、技术门槛较低的产品交给农户,短期培训后即可上手加工。 据保定市扶贫办介绍,针对贫困县留守妇女、老人较多的情况,该市出台推动家庭手工业发展指导意见,发挥白沟、高阳等地手工加工企业多、产品销路好的优势,大力发展箱包、服装、毛巾、布鞋等20多个种类的家庭手工业,积极搭建加工企业与贫困地区的对接平台。2015年创建家庭手工业示范村109个,目前全市贫困县手工业加工村达到481个、加工点1117个,户均年增收超过6000元,带动2.4万户实现脱贫。 2015年11月17日一早,唐县的赵静苗来到齐家佐村建慧服装加工公司,她当天的工作是缝纫袖口。41岁的她手脚麻利地操作着缝纫机,“这离家不到4里地,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不耽误家务,我们村就有20多人在这上班。” 2014年3月,在市扶贫办牵头对接下,高阳县建慧服装公司在齐家佐村建起加工公司。“目前,在这儿上班的工人100多人,全都是附近村的妇女。”公司负责人曹浩介绍,他家在高阳县加工服装有30年,具有一定基础,而且这里也有充足剩余劳动力,双方优势互补。 “服装加工,学会了就是一门技术,对于当地村民来说,可长久性带动增收。”曹浩说,“我们月结工资,平均每人每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最高者可达到6000多元。去年开工资超过了100万元,带动周边5个贫困村、110多贫困户增收。现在我们在曲阳县、阜平县都有加工点,吸纳当地村民近500人就业。” 为使家庭手工业快速发展,保定市成立推进贫困地区新型家庭手工业工作协调小组,出台了推动家庭手工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省扶贫资金按照每户2000元标准,重点用于设备补贴和培训。同时市级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贫困县手工业示范村培训和平台建设。 |
关键词:保定,手工业,示范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