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年:命运共同体支撑中国新外交 合作共赢贯穿始终
时光流转进入2016年,到了习近平主席首个任期的“新外交”向全国人民交出“中期答卷”的时候了。 我们看到,在习近平领导下,新时期的中国外交正在发生历史性的转型和调整,从主要立足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转为建设性发挥全球性大国的属性,从国际体系的被动融入者、接受者转为主动建设者和改革者,从以二元对立思维和战略大三角观念运筹大国关系、适应国际环境转为积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追求新型国际关系。 这是一个总的背景,我们观察、评价习近平“新外交”必须依循的基本线索。而“合作共赢”是贯穿“新外交”基本线索各个方向和角度的一个极重要的“关键词”,堪称“普遍适用的原则”。它闪现于“新外交”处理与大国和发展中国家关系、开展多边外交、参与全球体系运作、倡导国际秩序改革的方方面面,同时充当着“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和“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两大顶层设计和话语系统的共通主题,因此既是外交途径、外交原则,也是外交理念、外交思想,可以被视为习近平“新外交”的一个最主要的凝聚点、串接点、发力点、创新点。 “合作共赢”是什么?说到底就是在外交的各个方向上寻求共同利益的最大化,夯实求同存异、化异为同的基础条件,既以自身发展和自身安全普惠国际社会,又以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共同安全促进自身发展和安全。 “合作共赢”的理念不仅适用于经济领域,也适用于政治、安全、文化等广泛领域;不仅适用于地区国家之间,也适用于同域外国家开展合作。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防范不同经济体经济政策变动可能带来的负面外溢效应,积极推动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体制,共同应对世界经济中的风险和挑战。 习近平是用通俗易懂的亲切话语解释“合作共赢”的。最为精彩的,是2015年3月28日,他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开幕演讲中所指出的:“迈向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东南亚朋友讲‘水涨荷花高’,非洲朋友讲‘独行快,众行远’,欧洲朋友讲‘一棵树挡不住寒风’,中国人讲‘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这些说的都是一个道理,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要摒弃零和游戏、你输我赢的旧思维,树立双赢、共赢的新理念,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他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 而习近平2013年10月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题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演讲时,使用了言出于佑任老人的“计当利计天下”典故,指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和东盟共同体、东亚共同体息息相关,应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多元共生、包容共进,共同造福于本地区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这一用典告诉我们,“合作共赢”闪耀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芒,是“兼济天下”古典理念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对当今国际政治的适用。 支撑“合作共赢”的终极理念,是“命运共同体”。诚如习近平2012年12月5日会见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代表时指出的:“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一枝独秀,这就要求各国同舟共济、和衷共济,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增进人类共同利益,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 在那次讲话中,习近平进一步阐释了中国推动“合作共赢”的战略出发点和目标意图:“中国走的是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不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我赢你输的发展,对他国、对世界决不是挑战和威胁。中国决不会称霸,决不搞扩张。中国越发展,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就越有利。中国不仅是合作共赢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合作共赢的切实践行者。” 中国外交最有力的优秀传承和传统工具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恰恰为“新外交”的“合作共赢”理念提供了思想上的源泉和实践上的指南。2014年6月28日,就如何在新形势下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习近平在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强调了“六个坚持”,其中第四项便是“坚持合作共赢”。他说:“‘合则强,孤则弱。’合作共赢应该成为各国处理国际事务的基本政策取向。合作共赢是普遍适用的原则,不仅适用于经济领域,而且适用于政治、安全、文化等其他领域。” “合作共赢”的基础是平等。习近平多次指出,离开了平等难以实现合作共赢;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成员,都有平等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的权利。 坚持正确义利观,是“新外交”的一个基础,也是“合作共赢”理念的道义出发点。这一义利观,不是从个别国家的利益出发,而是从整个世界的利益出发想问题、办事情,政治上坚持正义、秉持公道、道义优先,经济上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中国倡导并身体力行的义利观,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成为中国在国际上弘扬公平正义、增强凝聚力和感召力的一面鲜明旗帜。 在外交中倡导和推进“合作共赢”,归根结底是国内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需要,是国内革发展方略在全球层面的映射和延伸。中国的“十三五”规划首次把国内经济工作同对外开放战略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行统筹安排,强调要站在“两个市场”高度完善新的发展布局,指出“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健全有利于合作共赢并同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习近平2013年10月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演讲中强调:“我们将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 |
关键词:这三年,命运共同体,中国新外交,合作共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