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长城网记者的脚步 去感受美丽乡村的“蝶变”
编者按:为巩固深化新闻战线“走转改”成果,长城网开展“网眼看河北——长城网‘记者沉下去、深化走转改’”大型基层纪实采访活动。编辑记者广泛深入田间地头、班组车间、社区家庭、城建街头,把笔触和镜头对准普通群众,聚焦一线劳动者,全面反映河北各界干部群众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伟大实践和生动创造,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保定安新县大淀头村:京南水乡第一村 大淀头村位于白洋淀畔,西距安新县城9华里,是一个纯水区村。一直以来,大淀头村“靠水吃水”“因水而兴”,有着700多年的捕捞史。在这个普通的村庄里,捕鱼、种植芦苇,是每家每户的必修课。 大淀头村夕阳下风景如画。长城网宁晓雪摄 2012年对于大淀头村民来说,是基础建设翻新最多的一年,是翻天覆地的一年。那一年,全村的主街道实现硬化1400米,半个村下水管网铺设完成,新打的饮水井更新了大半个村的自来水管道,新添了15个消防栓,新民居工程建设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硬件设施的建设为村民带来了极大的生活便利。 从那以后,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就再也没有停下来过。绿色浮床带的建设,展示了大淀头村的靓丽景观,厕所的拆迁改建彻底解决了村民上厕所难的问题,村主街道的扩宽建设为村民带来了更敞亮的村容村貌,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科学化处理为村民的居住环境、保护白洋淀的水体不受污染起了关键性作用。 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大淀头村还评出了20户“美丽庭院”户,家家注重环境保护,户户重视村庄生态建设。深冬时节,远处的“青纱帐”一片金黄,映着村庄的白墙灰瓦,别有一番江南水乡的韵味。告别了落后的生活环境,如今的大淀头村环境整洁、优美,成为名副其实的“京南水乡第一村”。 【详细】 衡水绳头庄:美丽乡村入画来 绳头庄位于中湖大道西侧,紧邻衡水湖,距市区20公里。走进绳头庄,首先会被这里错落有致的新民居所吸引,整洁干净的街道让人倍感心情舒畅。村民们对美丽乡村建设取得的成果交口称赞。 “政府免费给改的坡屋顶,墙面粉刷了,路面也硬化了。”说起村子里的变化,村民杨淑恩显得很高兴,“‘美丽乡村建设’是个好事,村里干净了,漂亮了,村民还不投一分钱。”据了解,绳头庄村围绕“湖光秀色、诗意乡村”的总基调,聘请南方专业公司设计施工,进行墙面立体改造、坡屋顶改造、檐口改造等,村里的普通民房已统一“升级”为青瓦白墙、具有徽派风格的新民居。 “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据了解,为了依托衡水湖片区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绳头庄村进行了大胆探索,集中35处空闲农宅,成立了农宅合作社,与北京青贝文化传播公司合作,通过“农户+合作社+企业”的方式运作,对闲置农宅进行升级改造。现在已与北京宋庄文化贸易促进会建立了协作关系,在绳头庄建设风景、民俗写生基地,27位画家已经确定了入驻意向。衡水市摄影家协会、美术家协会也已经入驻绳头庄村,建立了自己的创作基地。绳头庄村党支部书记王斌说:“引进文化产业后,村民不光能够收取租金,而且还可以从事书画装裱、相框画框制作等相关行业,不出家门就能增加收入。” 绳头庄的升级改造,是衡水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是“湖光秀色、诗意乡村”理念的生动诠释。生态宜居,兴业富民,文明和谐的新农村生活图景像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开来。 【详细】 馆陶:建设中的“新新小镇” 为建设经济强省,加快美丽河北的建设,河北馆陶县,结合自身实际,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强产业,改造提升,开始了如火如荼的“美丽新农村”的建设。 寿东村的彩色走廊。翟占一 摄
“这幅精致的梅花图,我需要花一天时间来完成,现在每天做粮食画,能赚钱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很喜欢这门艺术。”家住馆陶县寿山寺乡寿东村的师女士对记者说。12月6日,记者走进了馆陶县“粮画小镇”。小镇内古朴清新,艺术气息浓厚,一个胡同一种意蕴,一砖一瓦一段诉说。 寿东村的咖啡屋。翟占一 摄
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解放人们的思想,馆陶县坚决落实深化走转改的路线,推出“美丽乡村+”产业模式,将“美丽乡村”与互联网相结合,运用互联网培育新业态,发展新模式,加速美丽乡村建设,“产业加美丽,美丽助产业”。抢占网络这个大市场,并将“美丽乡村”作为旅游项目推上网络,使产业相互促进。 【详细】 武安山区村庄土地流转使用价值提升 13日上午,记者来到了武安市活水乡上店村,在这里记者看到,道路两侧的农田里种植着行行树苗,大部分树苗已高近三米,虽是冬季,但记者透过密密麻麻望不到边际的树苗,能感受到它们春、夏、秋那美丽、茂盛、丰收的景像。2014年,在外从商的村民刘延岗响应国家土地流转政策,回村里从村民手中流转承包土地,搞起了现代化生态观光采摘游乐园。 “每亩地一千元的流转承包费。以前我们种植粮食,忙活一年除去种子、农药、化肥和误工,到头来卖粮食的盈余有没有一千元还真不好说!家里地少了,没了农活我们可以去外面打工,每月两千多的收入比在家种地强多了。”一位郭姓村民这样对记者说,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这位郭姓村民的说法代表了很大一部分村民的想法。 种植的桃树。谢增良摄 “种植果树、药材能不能比种植粮食收益更好?土地流转给他(刘延岗)后他如何能让土地产生更大的经济价值?这在一开始是我们担心的问题,现在看来,明年果树和药材将能采摘并能卖出不少的钱。跟着他干了两年,也多多少少知道了改植果树后土地经济价值将比耕种粮食高很多。”土地流转后跟着刘延岗干活挣工钱的李姓村民这样说。 “今年有一部分桃树结果了,收了约5万斤,价值约十万元。明年桃树、苹果、梨树、樱桃、草莓、中药材、枣树都将能挂果采收,经济效益将比今年翻上几倍。”刘延岗向记者描述着来年的丰收景像,满脸都是喜悦的表情。 【详细】 |
关键词:网眼看河北,美丽乡村,蝶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