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新闻频道>>社会万象

走遍京津冀之“走廊明珠”廊坊

来源:新华网 作者: 2015-12-15 14:26:36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三点成一线,廊坊恰好落于京津之间。

  如今这条京津走廊正乘着“京津冀一体化”的东风,成为产业布局和转型发展的战略要地。而廊坊,这座河北省的地级市,做梦都没有想到,由于区位的特殊先天优势,它可能是这股时代的浪潮下“最大的受益者”。

  那么未来,廊坊真正会迎来什么?像跨越京冀的北京首都第二国际机场、未来临空经济区的规划更值得期待。此外,在京津冀一体化的略布局中,廊坊被确定为京津冀中部核心功能区的重要城市,用以疏解首都城市功能,承接外迁企业。廊坊管辖的固安县、永清县、广阳区多个开发区都已张开双臂准备迎接北京企业等。

  对于廊坊来说,这是机遇亦是挑战。夹在北京与天津之间,确实占尽地利之优,但这也是把双刃剑。由于与这两座城市的差距过大,未来如何规划好方向和平衡好发展水平才是需要深思的,倘若最后弄得“高不成低不就”,留下的或许是“夹心层”的无奈。

  交通出行:AAAAA

  廊坊市历史悠久,早在6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聚居。4000多年前“黄帝制天下以立万国,始经安墟”,“安墟”即在现安次区附近。

  “地利”优势明显,廊坊是京津冀城市群的地理中心,位于京津两个国际都市之间,素有“京津走廊、黄金地带”之称。市区距北京天安门广场40公里,距天津中心区60公里,距首都和天津两大机场70公里。

  目前,京津冀三地正在全力打造“一小时交通圈”,希望以“交通先行”破局,京唐城际、京滨城际已在2015年内开工,廊涿城际、城际铁路联络线也有望2016年开工,但廊坊现有的交通就已经实现了和北京便利链接。

  如果京沪高速不堵车,从北京开车回廊坊只要40分钟,于2011年6月30日通车的京沪高铁贯穿廊坊,每天有43趟列车停靠,北达北京只需19-21分钟,南通天津也只是20分钟,真正实现了半小时生活圈。此外,廊坊已立项准备修建对接北京的L2轻轨延长线,起点为北京亦庄轻轨站,未来将一站直达廊坊城区。

  值得注意的是,未来新机场的建成无疑会对廊坊发展再提速。

  大兴区新机场于2011年正式开工建设,位于北京市大兴区与河北省廊坊市交界处,距离廊坊18公里,距离北京48公里,位于大兴区的面积大约占2/3,位于廊坊市的面积大约占1/3,新机场建成后预计年吞吐量为4500万人次,有望成为“世界最大”,计划2017年竣工,2018年投入使用。

  廊坊大部分县(市、区)先后开通北京公交,通往廊坊境内的北京公交已多达24条,以通往三河市境内北京公交线路最多,最远的北京公交已通达到文安县,仅剩市中心安次区及最南部偏远县大城还未开通北京公交。11月25日,河北廊坊公交线路测试通过验收,标志着廊坊市一卡通项目开始了运营前的最后调试工作,对接京津有望年底运营。

  城市配套:AAA

  廊坊是一个不乏历史记忆的城市,在这片土地上,有过百年的沧桑变迁。以廊坊老火车站为中心发展起来的生活圈和商业圈,见证了这片土地的发展。不过廊坊在相当长时间里仍处在自然生长状态。城市规模不够,布局凌乱,没有明确的功能中心,大量城中村散布其中,铁路沿城市对角线穿过,造成横纵方向都有断头路,南北城发展极不平衡。

  廊坊新一轮的发展,首要解决的就是楼市与城市建设的“发展倒挂”问题。如果某一区域的楼市发展过快,城市的建设滞后于区域楼市的发展,就会造成区域内产业和配套匮乏,形成睡城现象。

  从与北京的被动对接到如今的全局统筹发展,廊坊市正在全力打造“生态、智能、休闲、商务”的一流城市,并在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展出“廊坊案例”。而这其中,廊坊中心城区正在成为具有后发优势的核心引擎。

  而作为廊坊的中央政务区,以及离首都第二机场最近的区域,廊坊中心城区成为了解决“发展倒挂”问题的最佳载体。2011年11月11日,投资额达50亿元的廊坊万达广场,据了解这是廊坊市迄今为止投资额最大、商业配套最齐全、开发规模最大的城市综合体项目,落户廊坊中心城区。

  廊坊万达广场的落户,仅仅是廊坊全面升级中心城区的一个缩影。自从廊坊市强化“围绕京津谋发展”,特别是提出“京廊同城”发展理念以来,规划了“一轴、一廊、两环、八大中心”的主城区城市功能空间主框架,使作为中央政务区的廊坊中心城区就为了廊坊市新一轮发展的龙头区域,像苏宁广场、龙河中心区等功能性、公共性、重大项目均已落地。

  另外,在教育配套方面,还有位于市区东北部的东方大学城,西隔30公里与北京相望,东行60公里与天津为邻,是中国第一个因高等教育而形成居民点、以城镇模式为建设目标的大学城项目。

  区域产业:AAAA

  既然称廊坊为“走廊明珠”,自有它独特之处。位于京津之间的廊坊,在区域发展中所得到的机遇与红利不言而喻。

  廊坊始终把对接北京、融入北京、服务北京作为重要的发展基点和战略选择,积极参与京津冀生产力布局调整和产业链重构,主动承接国家部委、科研院所和中直单位产业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先后引进了中科院科研院所、精雕数控机床、华创天元、同方川崎、久智光电子、东芝避雷器等一大批高水平项目,形成与北京互为补充、互为支撑的产业格局。

  今年以来,廊坊市进一步明确新兴主导产业是电子信息、高端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将科技、人才服务高度聚焦主业,大力培育产业集群。

  截至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领域企业达到274家,实现增加值82.1亿元,同比增长12.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1个百分点,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快6.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3.4%,超过20%。除了以富士康、华为、润泽、中国联通华北数据中心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精雕数控机床、航天振邦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产业集群仍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支撑外,一大批新兴产业集群迅速崛起。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国家大战略中,廊坊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除了北京重大产业和人口的转移外,新机场建设也将对廊坊发展提速作用巨大。由于新机场的位置位于廊坊的中部,廊坊市的广阳、安次等区县将依托机场建设临空经济区,成为京津冀海陆空的枢纽中心、首都经济圈的对外金融窗口,吸引北京现代服务业以及物流产业。

  记者手记:不做“夹心层”

  廊坊区位优势非常好,但在过去的十余年,廊坊要和京津一体化,看起来距离很近,但实际上又很遥远。在很多当地人看来,多年来前后多次的一体化之名,实际上只推动了楼市的繁荣,并未见真正具有拉动当地经济水平的产业出现。

  以东方大学城为例,这座当年设想中“拥有10万学子,20万人口,牛津模式的职教新城”如今却成了镜花水月。15年来,入驻东方大学城的院校已从最多时的20多所降至个位数,院校规模也被不断压缩。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商品房开发和销售在这片“沃土”上正如火如荼。

  近年来廊坊吸引了多家知名开发商进驻,目前除了河北当地的开发商外,鸿坤、首开、恒大、华夏幸福基业等品牌开发商都已进驻。廊坊主城区此前一直偏重北部片区发展,随着政府“西拓、南扩”规划的逐步落实,以及鸿坤、中建、华美、证大、红星等品牌企业的进驻,安次区正逐渐成为廊坊的新城市中心区。目前安次区的新盘售价在6500元-9000元/平方米之间。

  记者发展,目前很多新建住宅区基本在廊坊市区郊区,要比靠近北京或是天津。而目前周边的配套设施还是比较落后,似乎与市区的关联有些脱节。而在这边买房的基本上来自外地,这样无形中似乎又成了“睡城”模式。

  怎样摆脱“夹心层”的尴尬?廊坊独特的地理位置是不可复制的,但是结合区域特点,找准自身定位,发展优势产业,以及规划好方向和平衡好发展水平才是需要深思的。

关键词:京津冀,“走廊明珠”,廊坊

责任编辑:王嘉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