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合作”将成“一带一路”样板房(望海楼)
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16+1机制)在苏州举行,这是中方首次举办领导人会晤。“16+1合作”可以说是继中国—东盟“10+1”合作之后中国提出的又一成功合作机制。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16+1合作”的层次、意义又得到了提升,11月24日发布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期规划”就是明证。在“一带一路”60多个沿线国家中,中东欧国家占1/4,是全球新兴市场的重要板块。“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拓宽了沿线国家的企业投资之路、贸易之路,也拓宽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文化之路和友谊之路。 第四次“16+1合作”的主题是“新起点、新领域、新愿景”。新起点,指中方首次举办领导人会晤,“16+1合作”处于承前启后重要时期;新领域,是指此次会晤旨在推出一系列新举措,打造新亮点、开辟新领域;新愿景,是指此次会晤将重在顶层设计,规划未来五年发展。 此外,此次会晤,还有新动力、新平台、新引擎。 新动力。投资贸易是“16+1合作”中最有活力的增长点,如今又拓展到跨境电商领域,鼓励和支持设立的虚拟16+1技术转移中心等合作,成为新的增长点,提高了“16+1合作”成色。16个中东欧国家中,11个是欧盟成员国,5个是申请加入欧盟的国家。此次苏州会晤,奥地利、希腊首次成为观察员国。可见“16+1合作”吸引力不断增强,未来意大利也很希望参与进来。新动力不只体现在新增长点方面,也体现在新领域、新成员方面。 新平台。在近年相继推出的《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打造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等中欧关系大框架下,“16+1合作”获得了新的合法性:不仅不是原先欧盟担心的对欧分而治之,反而是帮助增强欧洲区域融合的新平台。跟原先“16+1合作”着眼于中国投资中东欧国家不同,如今金融合作双向推动,新的融资平台如中国—中东欧国家金融公司正在酝酿。 新引擎。互联互通、地方合作,成为“16+1合作”新引擎。近年开通的“苏满欧”国际班列,使中欧国际铁路集装箱班列建设又向前推进了一步,16+1物流合作联合会、交通基础设施合作联合会呼之欲出。波兰的罗兹市在成都市设办事处,成都与波兰签教育合作协定,创新了地方外交,提升了地方合作水平。中国的地方与中东欧国家正在形成科学合理分工的体系,比如保加利亚是“16+1合作”农业协调国,匈牙利是旅游协调国,塞尔维亚是基础设施协调国等,使“16+1合作”更具活力。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地方省州长联合会所展示的地方合作机制成为“16+1合作”新引擎。 可见,“16+1合作”已渗透到“一带一路”提倡的政策、设施、贸易、资金、民心等“五通”领域,找到了互联互通、国际产能合作、战略对接等抓手。“16+1合作”中期规划涵盖经济合作、互联互通、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金融、农林、质检、科研、环保、文化教育、体育、旅游、卫生、地方合作等,真正体现了中欧合作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良好发展态势。一句话,“16+1合作”将成为中欧关系新亮点,成为“一带一路”的样板房。 (作者为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 |
关键词:16+1合作,一带一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