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公安消防支队涉县消防大队:太行山上一“铁军”

来源:邯郸日报 作者:王玲玲 佘志娟 2015-11-13 16:46:34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危难时刻

  在40多年的驻守中,消防官兵闯火海,排险情,用血汗为百姓的生命安全和财产筑起了橙色盾牌。

  1997年,涉县化肥厂发生氨气泄漏,消防中队成功排险堵漏;

  2007年,涉县台村一施工工地发生塌方,消防官兵奋战2小时,营救出4名遇险民工;

  2013年,洪水涌入地势低洼的“一品花园”小区,水深处近2米,消防官兵成功解救受困群众180余人,疏散群众400余人;

  ……

  为居民送水、取钥匙、疏通下水道、捐助优秀贫困学生……这样的事更是不胜枚举。

  十多天前,涉县一名摄影爱好者在深山中顺着陡坡滚下了几十米的山沟,爬不上来。在无法施救的情况下,他的同伴拨打了“119”。

  接到报警电话时已是傍晚5点50分,正是开饭时间,几名战士顾不得吃饭,立即跳上消防车赶往现场。到达山里,车开不进去,他们就抬着单架、扛着大绳徒步前进,花了一个多小时才到现场。队员们在沟边选了一棵大树,系上绳索,涉县中队副中队长郭理想和三班班长杨浩拉着大绳下了沟。天已经黑了,视线不好,二人只能靠手电探路,一直下到六七十米深的沟底。经过千辛万苦,又是安慰又是护卫,人终于救上来了。消防队员回到营地已是凌晨一点。

  “觉得危险吗?”

  “我们的工作就是这个性质,不觉得什么。”杨浩停了一下说,“当时被救者求生的愿望很强,情绪非常激动,一直说‘没想到还能活下来’!那时候,我觉得特别自豪。”

  一句“自豪”,抵住了多少劳累、拼出了几多勇敢?

  魔鬼训练

  44年来,涉县消防官兵成功处置灭火救援5300起,挽救遇难群众1600人次,没有一人因公致残或殉职——这个成绩,比荣誉更加珍贵。

  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指挥官勤于钻研业务,确保每一次指挥精准到位,绝不允许发生失误;对每一名消防战士更是严格要求,宁可让他们在“魔鬼式训练”中掉几斤肉、褪几层皮,也不让战士们在实战中受到死亡威胁……

  有些情况在实战中很难碰到,但平时训练,必须依照“最难化、最严化”的标准进行。为了模拟浓烟现场,他们在面罩上套上黑色塑料袋训练,以适应最差的环境。“铁本领”成为涉县消防官兵决胜千里的“护身符”。

  有一项训练,假设事故现场入口坍塌无法进入,消防队员需要攀大绳营救人员,这是一项高强度的训练。队员李家伟从军队退伍后于去年12月来到涉县消防中队,他在军队练过爬竿,有一定基础,但爬竿与攀大绳看着相似,其实不同,李家伟总是习惯用腿去夹绳。经过自我加压、勤学苦练,他现在已经能够顺利攀大绳了。他说:“这半年的训练,我体能增加了很多。”

  安全,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涉县消防大队特别重视安全警示教育,每月开两次安全分析会、每周进行安全管理教育,以提高官兵的安全意识;平时训练,严格遵守秩序,每天对消防器材检修保养,防止事故现场出问题;每次进入现场,都设专人清点队员,一一记录内攻人员的进出情况,不允许有丝毫差错。“绝不能让战士作不必要的牺牲。”大队教导员秦三卫说。

  “消防员的安全很重要,但当群众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他们也都个个豁得出、靠得住。”大队长岳延峰说。

  智慧创新

  近来,涉县消防大队的一项新技术——“盲打”出了名,“盲打”就是戴着眼罩打绳结。

  在消防领域,光给绳子打结就有24种方式,有的适用于绳与绳之间的连接,有的适用于拖拉物品,有的适用于救人,都在实战中大有用处。

  杜建英是去年才来消防队的一名新队员,爱动脑子爱琢磨问题。杜建英有一次在夜间执行任务,正好需要打绳结,但是光线暗,打得很慢。他想,救援时间是宝贵的,如果在看不见的情况下,也能迅速打结就好了。回来后,他开始闭着眼睛练习。没想到,他的这一作法在消防队开了先河,大队开始在全队推行这项技术。小杜也成了“盲打”标兵。看着杜建英在一两分钟内熟练打出10个不同的绳结,记者由衷赞叹,而一旁的涉县中队代理副中队长牛金龙说:“这不算快,最快时他能在50秒之内盲打十个结!”

  聪明灵动的消防员把智慧用于救援,也用于业余生活,喜欢音乐的消防员组建小乐队,爱动手的战士用筷子搭起惟妙惟肖的“娲皇宫”。消防队给他们提供了活跃的舞台,为他们战斗的青春也添加了绚丽的一笔。

关键词:爱岗敬业,最美河北人

责任编辑:刘江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