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湖新区侯店村: 六百年“侯笔”绘新景
10月28日,笔者跟随游客走进衡水滨湖新区彭杜乡侯店村。村口立石一人多高,上书“侯店”二字,水墨气息很契合侯店“笔乡”的气质。 侯店村现有农户558户,其中420户从事制笔及相关产业,制笔巧匠比比皆是。由于该村制笔业历史悠久,工艺代代相传,素有“毛笔圣地”、“北国笔乡”的美誉。 “许多年前,我们村家家户户都靠做毛笔为生,1952年村里成立了侯店毛笔厂,告别了家庭作坊式生产,走上了规模化发展之路。”1963年进厂的张冀富老人告诉笔者,1972至1996年间,侯店毛笔厂的毛笔发展到174个品种,工人最多时达560名,在厂子最红火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侯店毛笔每年出口300万支左右,约占全国毛笔年出口量的15%。 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毛笔的销量逐年萎缩,毛笔制作陷入低谷。“笔厂一度只剩几位平均年龄60多岁的老人勉强支撑,面临人走艺走、后继乏人的危险。”张冀富说。 侯店毛笔如何才能峰回路转?侯店人的回答是:靠创新。他们在原来侯店毛笔“锋长杆精、刚柔相济,含墨量多而不滴、行笔畅而不滞”的传统风格基础上,又配以角、骨、红木、景泰蓝、檀木等多种材料精雕细刻,笔杆镶嵌龙凤、花草、山水等图案,丰富了毛笔的文化内涵,使毛笔既具有使用价值,又有收藏价值。他们还将衡水内画艺术融入毛笔制作工艺中,开发出了收藏价值很高的内画毛笔。这些颇具特色的产品,逐步打开了国内外高端市场。 为了进一步振兴具有600年历史的侯店毛笔产业,滨湖新区今年在衡水湖旅游码头兴建了侯店毛笔展馆,并将侯店村列为全省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村。“侯店位于衡水湖旅游景区内,我们将其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去打造,不但能把制笔这个产业传承下去,也可以让从业者得到更多实惠。”滨湖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此外,滨湖新区还投资80万元,新建了400平方米的门店,用于侯店毛笔产品展销、网上销售、业务洽谈等。“目前,侯店村制笔工人增加到60多人,毛笔的年销售额增加到近200万元。”侯店村党支部书记王文生介绍说。 |
关键词:新景,侯店村,衡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