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新闻频道>>河北>>聚焦河北

开启沧州“旅游+”发展新时代

来源:沧州日报 作者:张连卿 2015-10-29 10:50:4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开明开放开拓,迎接中国“旅游+”新时代》文章中提出了“旅游+”的概念。“旅游+”是指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拉动力、融合能力,及催化、集成作用,为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提供旅游平台,插上“旅游”翅膀,形成新业态,提升其发展水平和综合价值。这对新时期指导沧州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特别是在全市推进“五城建设”的生动实践中,我市旅游业呈逐年提升态势。目前,全市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25处(其中4A级景区2处);工农业旅游示范点9家,星级饭店26家,旅行社98家,持证导游员1200余人。今年1至9月,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852.1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4.91亿元。可以说,我市旅游业发展已经聚集了相当能量,推进“旅游+”正逢其时。

  推进旅游+互联网。坚持以信息化武装旅游,加强沧州“智慧旅游”平台建设,进一步整合全市旅游景区、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交通等旅游服务体系,设计推出“智游狮城”APP软件,营造良好旅游环境。着力打造“智慧旅游”景区,推进景区门票预定、电子门禁、电子商务、wifi覆盖等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提高景区智慧化管理和服务水平。积极拓展沧州旅游网、沧州旅游新浪官方微博、腾讯微信等新媒体营销,与携程、途牛等主要旅游电子商务运营商开展合作,推动旅游产品进网络,提升沧州旅游影响力和美誉度。

  推进旅游+文化。提升吴桥杂技、沧州武术的整体开发水平,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文化内涵,重点将沧州古城、河间瀛洲建设成为我市文化旅游精品。发展传统历史文化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旅游;依托南大港湿地,发展生态写生旅游;依托乡村旅游点,建设传统戏剧演出场所、传统手工艺传习场所和传统民俗活动场所,发展民俗文化旅游。鼓励有条件的景区推出特色化旅游文娱演出精品。推进旅游+扶贫。实施旅游扶贫工程,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提升农业观光、民俗体验和“农家乐”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面貌提升,优化乡村游农家乐环境,培育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特色旅游品牌。深入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星级农家乡村酒店和星级休闲农业园创建工作,扶持发展重点旅游特色村镇,打造一定规模的星级农家乐,构建沧州乡村旅游精品体系框架。

  推进旅游+养生养老。结合养老服务业、健康服务业发展,充分利用湿地、海滨、温泉、生态等旅游资源,积极开发适合老年人的避暑休养度假产品。加强各类景区老年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严格执行无障碍环境建设标准。促进医疗、保健、旅游、养老的深度融合,依托我市中医药名胜古迹、名医故里以及国家中医药文化宣传基地,发展以提供中医药康复、养生、保健、休闲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加快献县孔献山庄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的建设。

  推进旅游+购物。实施旅游商品品牌建设工程,深入挖掘地方特色与文化内涵,凸显沧州文化和民间工艺,推进旅游纪念品、旅游工艺品、旅游文化艺术品、传统特色食品等创意研发,重点推出肃宁裘皮、河间明尚德玻璃、杂技道具、生肖文化鞋、韩宝菊剪纸、吴桥宫面、河间驴肉火烧、大司马蔬菜、金丝小枣、黄骅冬枣等特色旅游商品,支持企业建设旅游商品购物基地,构建旅游购物体系。

关键词:沧州,“旅游+”,新时代

责任编辑:王嘉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