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娃娃”哭了 背后有人笑了

来源: 北京日报 作者: 2015-09-22 03:52:28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进村采访,一头扎进温室大棚,能看到不少新鲜东西:自动测量空气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的“温室娃娃”,监测土壤水分、控制灌溉时间和浇水量的土壤墒情自动监测仪,监控温室风速、太阳辐射、蒸发量的远程监控……可细一看,上面怎么那么多灰?扭头问农民:您给演示演示?农民咧嘴一笑,黝黑的脸上有点儿尴尬。

那黄黑相间、造型时尚、却满面灰尘的“温室娃娃”,被闲置一边,真像在哭泣一般。本是科技农业的示范项目,一两个在“哭泣”倒也罢了,千万别“哭”成一片。

这是记者前段时间到京郊某村采访的见闻。其实,这样的事情,记者已见过太多:

在温室里,诸多的现代化科技设备,理念、设计、操作都让人惊艳,但农民不会用;连体大棚、自动化温室,比旧式的大棚先进不少,但这些先进功能,在农民手中发挥不出来;甚至走在田间地头,路边连成排的大棚只剩下金属支架,长年累月地矗立在荒芜的田间,一位农民告诉记者,打建成了就没用过;还有很多……

为什么?一位老乡小声说:这不是有政府补贴吗?建呗,买呗。

“温室娃娃”在哭,背后有人在笑。

政府掏钱,为农民补贴建温室、盖大棚,添置农业设施,但到头来却成了摆设,或者即使用了,也只是很低的利用率。政府的钱打了水漂,补贴没补对地方,农民依旧过去咋种如今还咋种,那些先进温室、科技设备成了领导视察、工作组检查、当地评级验收,乃至记者采访的专用道具。

究竟谁在笑?

记者调查得知,这样的设施农业补贴,其实是一些人眼中的“肥肉”。“一架大棚,前些年少说补贴几万,这是政府为了让农业升级,这补贴不拿白不拿,”一个农民告诉记者,“买些支架,塑料布,建个棚不难,补助拿到手,那地就不用种了,真种也麻烦,不如出去打工。”

“温室娃娃”这样的先进设备,补贴也不少。一位使用了这些设备的农民对记者说,因为区里推广,有不少补贴,他也安置了一些这样的设备,政府给掏了不少补贴,“光一台温室娃娃就3000多块钱。开始我也用过一两回,确实有点儿意思,但咱务农几十年了,谁还不会种地啊,哪用得着老天天看它。”

补贴,这才是“投机者”的真正意图。

此外,“要说真用,其实这些也不太实用,”他说,“比方说我这棚,连棚带各种设备全拿下来,估摸怎么也得几万,可我这一茬一棚西红柿也就五六千公斤,一公斤卖价两块钱不到,除了本能剩多少钱?种多少年才能把这些新设施的本挣出来?”

“种的又不是金豆子,不还是西红柿吗?”农民一句话,点出了“好钢没用在刀刃上”的浅显道理,再先进的温室、设备,如果还只是种些低档菜,也确实有“充数”之嫌。

如何避免这样的问题?

首先,补贴应该补在点上,应该和农民真正的需求相吻合。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农村,一些“土棚”比先进的温室使用率更高。这种下挖式大棚,下挖一米左右,然后在北侧垒砌土墙,农民告诉记者,这样的棚建造成本低、保温效果好,“种点儿反季节菜,很快能回本。”

所以,补贴什么、鼓励什么,应该由农民决定,不应是专家、领导坐在办公室里决定。只有经过农民生产实践检验的,才是他们真正需求的。而强塞给他们的,终将会被搁置在角落里。好的技术、好的品种,确实有其示范带动的作用,但应将好技术、好应用先放到示范中心、示范户,待农民都认识到之后,再大力推而广之,一是为新事物提供实验土壤,二是可以淘汰不适合当地、不适合市场的项目,将真正农民需要的筛选出来。

其次,好的技术和品种,不应该更多地成为一种考评手段,而应该真正成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手段。就像我们在采访中遇到的一样,如今很多新的技术品种就是为了来参观的人而准备的,不是真正用于生产的。究其原因,就是推广者将这些新技术、新手段当成了“政绩”、“科研成果”。这种初衷的错误,造成了这些技术、设备的尴尬,使它们的实用性、适用性与农民的期许大相径庭。

再次,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来参与农业升级、技术升级。目前的现状是,农民在农业升级改造中,更多扮演着被动接受的角色,等着别人来教新技术、等着传授新品种、等着……作为农业生产主体的农民,应该更多发挥主动性,主动参与、主动创新。

不让“温室娃娃”哭成一片,还需要政府、农民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农业升级,温室大棚,背后有人,温室娃娃,浇水量,肥肉,科研成果,政

责任编辑:jockbang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