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爆炸事故现场废弃物处置和场地修复全面展开
(滨海爆炸事故)事故现场废弃物处置和场地修复全面展开 区域总计57万平方米 记者21日从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废弃物处置与场地修复专家解读会上获悉,天津港“8·12”瑞海公司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现场指挥部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事故现场废弃物处置和场地修复工作,目前该项工作已全面展开,按照分步实施、分区推进、分类处置的方针,科学有序地推进。 天津市环保局副巡视员吴光亮说,在现场处置工作中,充分听取了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严格按照国家的规范和标准,牢牢把握现场调查、方案编制、专家论证、批准实施、组织验收、全程监督6个环节。目前,事故现场废弃物处置和场地修复工作已全面展开,并专门成立了两个工作小组,全程指导、监督废弃物处置和场地修复工作,确保不留任何环境安全隐患、确保不发生二次污染、确保环境质量安全。 据了解,废弃物处置和场地修复区域主要包括事故核心区18.8万平方米,南外拓区10.8万平方米,北外扩区16.5万平方米,外围区绿化带11.1万平方米,总计57万平方米。 吴光亮介绍,废弃物处置对象包括可回收金属废弃物、散落的化学品、沾染化学品的废弃物、燃烧遗留物、建筑垃圾、事故区域被污染土壤、事故区域外围绿化带被污染土壤、事故周边区域尚未被识别的其他废弃物及可能污染的土壤等共8类,依据废弃物性质、特点,分别采用五种方式方法进行安全处置。 爆炸场地废弃物处置与场地修复专家组组长、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李发生指出,此次天津港火灾爆炸引起的污染场地与历史遗留的污染场地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也有着后续处理的有利条件。“一方面是污染物,主要是氰化物,它和重金属污染不一样,氰化物在水体和土壤中有很好的降解活性;另一方面是事故区域降水较少,且地表湿润度高,有利于其自然降解。此外,事故现场区域为集装箱堆场,地面表层覆盖较厚,也利于阻止氰化物向垂直方向移动。” 天津市环保局应急专家组组长包景岭告诉记者,目前场地调查、监测、评估和修复工作已完成前期准备,进入实施阶段。下一步,将根据监测结果,确定场地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物种类、污染范围及程度,进行风险评估,按专家组审定的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报告,编制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方案。在具体实施方面,整体工作由专业化的环保公司承担,天津市环保局全程监督,并组织专家对废弃物处置和场地治理工作进行整体验收。(记者付光宇) |
关键词:废弃物,场地,事故现场,天津港,爆炸事故,修复专家,现场处置,修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