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强调婚外情者的英模身份?

来源: 红网 作者: 2015-09-18 00:07: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原标题:何必强调婚外情者的英模身份?

——本文系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曾获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模等多个荣誉头衔的福建省人大代表、福州市永泰县赤锡乡派出所所长郑伯武,近日被人举报存在婚外情,并与情人在一次吵嘴中将其打到视网膜全脱落。永泰县公安局局长表示,目前已收到举报,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9月17日《法制晚报》)

这边厢,是头顶众多荣誉头衔的人民警察;那边厢,是被人举报婚外情。两种身份对比所产生的反差,足以激起舆论的兴奋点。尽管当地官方还未公布调查结果,但却已然挡不住公众对被举报人违法违规的暧昧联想,在很多人的认知当中,不仅已经坐实了婚外情的事实,恐怕还有对诸如“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模”等荣誉头衔的质疑。显然,仅仅只是因为被举报人身上所具有的标签,人们的关注点再次扩大化了。

必须应该承认,不管是身披众多荣耀的公众人物,还是最简单的身份——人民警察,我们都有理由要求郑伯武比起普通人,在即便不违法的私德领域,也需要有更高的道德要求。这意味着,婚外情的行为虽与公职无关,但郑伯武作为党员干部和公众人物,亦需要严格要求自己。但我始终认为,刻意强调被举报者的英模等标签,不仅极易将一件普通的私人事件,给极端化地放大,而且还会把两件毫无关联的事情给撕扯到一起,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显然,就舆论的呈现来看,这样的担心并非是无依据的多虑。

做个假设,我想或许不用强调婚外情者的英模等光环,只说被举报者是公务员,亦或直接说其身份为“派出所所长”,恐怕还会引起舆论的关注,也同样避免不了那些毫无依据的暧昧联想。原因何在?恐怕仅仅是被举报者的身份。换句话说,单是“公务员”这个标签就已然具备足够的魔力了,何况被举报者还顶着众多的光环?

不得不承认,不少的公共热点事件之所以能够形成,就在于它把事件主体给标签化了,只要新闻在标题中刻意强调行为主体的身份,就不愁不会引起关注,公务员、官二代、富二代……而该新闻能够引起舆论的聚焦,就在于它是一种更高级的标签化特写,它强调的是比公务员群体更该自律的英雄模范。但假如把新闻标题中的“全国公安一级英模”换成“丈夫”,恐怕很多人连该新闻都不会点开,那么其造成的影响必然与现在大相径庭。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或许人们对类似事件的关注,并不是纯粹地源自于对事件本身的兴趣,而仅仅是事件主体的身份。当然,在现代社会,我们理所应当对公权力保持足够的警惕,对公职人员亦需要严格履行监督职责。但问题就在于,这种标签化的事件解读很容易罔顾事实,造成舆论层面上感性地选边站队。以此事件为例,有多少人真正去详细了解郑伯武的事迹了?他的那些荣誉都是浪得虚名吗?官方出具的“终止案件调查决定书”真的就一定是恶意的违法包庇吗?

其实,这种基于标签化理解而立场先行的认知方式,会造成很严重的负面效应。它不仅会湮灭公众的理性意识,更容易人为地造成阶层之间的对立情绪,煽动舆论场中的民粹情绪,进一步加剧被标签化群体的污名化倾向。所以,对于类似的公共事件,还请淡化事件主体的身份,把没有直接必然联系的事件进行切割,关于这一点,对于一个日渐形成的法治社会来讲,无疑是有利而无害的。

文/张松超

关键词:婚外情,英模,标签化,派出所所长,丈夫,身份,法制晚报,永泰县,决

责任编辑:jockbang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