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改革需直面既得利益者

来源: 南方日报 作者: 2015-09-16 07:40: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丁建庭

继浙江义乌之后,又有一个城市对出租车行业拿起了“手术刀”。这个城市是同属浙江的杭州。改革的核心有两点:一是实现经营权无偿有期限使用;二是清理规范经营关系,将经营权和车辆产权由过去的企业变更为实际出资人。很明显,这样的改革受益最多的是一线出租车司机,他们要上缴的“份子钱”将大幅减少。

长期以来,出租车行业利益盘根错节,市场化改革步伐异常缓慢。一方面民众抱怨打不到车、服务态度差;另一方面司机抱怨挣不到钱、“份子钱”太高。这“两头不满”的背后,正是传统的经营管理体制僵化、利益固化所导致。我国出租车行业兴起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数量管控与公司化经营的管理模式之下,政府相关部门将出租车市场的资源牢牢控制在手中,将有限的营运指标拍卖给出租车公司,然后再向市场进行竞争式分配,其结果是居高不下的经营权使用费、处于垄断地位的出租车公司、错综复杂的产权关系和承包模式。简单说,这一管理模式更多依赖政府配置资源,而不是将决定权直接交给市场。久而久之,衍生出一个既得利益群体,他们用种种方式促使政府严管数量、限制准入、有偿使用牌照,这样不但可以保证自己的垄断收入,还可以为政府增加一定的牌照收入。

危机倒逼改革,出租车行业同样如此。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出租车行业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改革,诸如调整运价、增加运能、打击黑车等惯常做法,确实也是为了维护出租车司机的权益,但并未触及整个行业经营管理体制。深化改革不是“剪指甲”,而是“刮骨疗毒”。只有打破体制机制顽疾,才能称之为改革,才能焕发活力。今年以来,出租车行业遇到空前大的危机,可以说关乎整个行业的生死存亡。因为市场上出现了出租车的替代品,即便互联网专车尚行进在法律的灰色地带,即便不少地方对专车市场进行了严格整治,但这一新业态却大受公众欢迎,展现出了蓬勃发展的生命力。相反,出租车市场则被大大挤压,出租车司机纷纷跳槽开专车。倘若不改革,出租车市场很可能会被专车市场进一步蚕食。因此,改革必须进行,出租车行业必须重建市场竞争力。

如何改革?出租车行业的顽瘴痼疾众所周知,关键是敢不敢真正动刀、敢不敢把刀挥向既得利益者。如果不敢,那就是伪改革,更难言全面深化。义乌、杭州的改革正在触及出租车行业的经营管理体制。原本政府可以通过收取牌照使用费增加财政收入,如今实施经营权无偿使用,每年义乌就将减少千万元以上的财政收入,而杭州更是要减少上亿元。与此同时,清理规范经营关系,则有利于明晰出租汽车的产权关系,减少出租车经营利益阶层。这两项改革举措,前者可以有效降低“份子钱”,后者可以有效增加司机收入,“一降一增”显然可以提升出租车行业竞争力,同时也为进一步市场化改革奠定了基础。既然互联网专车如此受欢迎,出租车行业不妨取长补短,在市场化改革中加入新的运营理念和经营模式。

出租车改革需要直面既得利益者,但遗憾的是,许多城市还没有行动起来。即使一些地方不再实行政府指导价,对出租车承包经营费实行市场调节价,但出租车公司随即回应,“份子钱”没有降低空间。殊不知,出租车公司本身也是既得利益者。它究竟该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还是该以营利为目的,一直有争论。但改革是大势所趋,向既得利益者开刀也是大势所趋。

关键词:出租车行业,出租车公司,出租车司机,份子钱,刮骨疗毒,手术刀,剪指

责任编辑:jockbang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