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名字叫坚持(关注·倾听创客的故事⑤)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 2015-09-14 09:22: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田文亮(左)和徐杰展示节能减排装置,左为一代机,右为六代机。
  青岛盛腾供图

柴油车虽然在机动车中占比不大,但却是名副其实的污染大户。环保部发布的《2014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显示,机动车污染已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是造成灰霾、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其中,柴油车仅占当年机动车保有总量的17%,但其排放的氮氧化物和颗粒物却高达388.7万吨、59万吨,分别占机动车排放总量的67.4%、99%。

在柴油车尾气治理方面,国内普遍采用的是末端治理,即在排气筒上戴一个“口罩”——尾气过滤装置,捕捉颗粒物、净化尾气。由于一套过滤装置的价格高达4万元左右,加上安装之后油耗增加、动力减弱,而且还要定期清洗积碳,其实际推广并不理想。

来自青岛盛腾节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盛腾)的两位“老创客”——60后董事长徐杰和50后总经理田文亮,带领团队另辟蹊径改走源头防控的新路子,研发出尾气前节能减排装置,不仅减排效果高达70%,而且节油率在15%左右,实现了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双赢。

为研制这套由18项专利技术“武装”的节能减排装置,他们卖房子、借高利贷,克服重重难关,做了数千次试验,奋斗了整整13年。

两位半路出家的“土八路”相信:创新推动进步,坚持通向成功!

年初挑着鸡蛋出门,年底鸡蛋皮也没挑回来

盛腾节能减排装置主要由高浓度臭氧发生器和远红外纳米橡胶条两部分组成,前者产生的臭氧进入发动机燃烧室后瞬间变为氧气,提高空燃比;后者缠在进油管上,提高燃油分子的活化性能。两者的作用叠加,使燃烧更充分,既节能又减排。

柴油车的节能减排是世界级难题,非专业出身的徐杰和田文亮怎么想到啃这块硬骨头的?

原来,徐杰的表姐夫是日本某科研机构的教授,研发的纳米产品用在汽油车上,可以节油6%。2003年初,表姐夫委托徐杰在国内推广该产品。尽管由于价格太高没有做成,但却让长期从事电子产品销售的徐杰发现了新商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汽车消费一定会迎来井喷式增长,节油产品大有可为。

2004年,徐杰自筹400万元研发经费,与自己的好朋友——从中远集团内退的田文亮一起,参照国外的技术,研发汽车节油器。他们利用住在中国海洋大学家属院的便利,从大学里聘请了几位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以及青岛公交集团的汽车修理工程师,历时两年研发出节油率更高的新产品。2007年,徐杰与田文亮成立了青岛盛腾,生产销售汽车节油器。但由于当时油价过低、利润空间太小,加上经营不善,前期投入都打了水漂,引进的合伙人也宣布退出。田文亮的老伴忍不住埋怨:“你们年初挑着鸡蛋出门,年底鸡蛋皮也没挑回来!”

“汽油车做不成,柴油车能不能做?”经过调研,徐杰与田文亮决定研发柴油车节油器:与汽油车不同,柴油车大多是运营车辆,加上油耗高、排放大,节能减排的需求很迫切。于是,田文亮卖掉了处于黄金位置的房产,和徐杰转向柴油车节能减排研发。

由一代机到七代机,体积越来越小、产品可靠性越来越高

经过数年的研发,徐杰和田文亮慢慢从“门外汉”成为“土专家”。经过查阅资料,他们把目光聚焦在臭氧助燃技术上:通过臭氧发生片产生高浓度臭氧,进入温度很高的内燃机后瞬间化为氧气,从而提高柴油的燃烧效率。

他们一边自己摸索,一边请来北海舰队航空兵汽修所、高级工程师郭春茂和他母校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的多位教授,联合攻关。经过上百次失败,终于研制出第一代臭氧发生器。

“第一次试验是我做的,从部队借了个东风卡车,自己做了一个大油箱,外接到后货箱上,跑100公里后用电子秤称,看烧了多少克柴油——精确到克!”说起那次试验,徐杰依然很兴奋,“然后再加满油,装上我们的一代机,跑100公里后回来再称。前后一对比,节油16.8%。我立马给老田打电话,他说:‘赶紧回来喝酒’。”

他们高兴得太早了。一代机投放市场后用户反映很好,但没多久就出问题了:由于没解决好电控技术和材料问题,节油器烧坏了。

更要命的是,公司账上没钱了——又一次“弹尽粮绝”,放弃还是继续?

“接着干!”田文亮鼓励自己,“我们的技术没问题,需要做的就是改进提高,把它完善起来。”

他请同学的儿子担保,从银行借了80万元,继续研发二代机。二代机出来以后,可靠性还是不行,于是继续改进,研发三代机、四代机……

臭氧发生器涉及材料、机电、电控等多个学科,他们先后聘请了多位专家:海洋大学环保专家李锋民教授、青岛大学发动机专家张纪鹏教授、机电学院副院长李延辉、青岛科技大学纳米材料专家杜芳林教授、橡胶加工专家曾宪奎教授……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汇聚产生的“化学反应”,催生了六代机的诞生。

“六代机不仅更加精巧,而且用上了德国巴斯夫的PPS塑料、美国塞拉尼斯与安普泰科联合生产的智能集成控制系统、日本古河斯凯的散热系统和欧姆龙的继电器,无论是性能还是可靠性,都无可挑剔。”徐杰自豪地说。

青岛市环保局授权的专业机构对数百辆柴油车进行了实车检测,结果显示:六代机加上远红外纳米橡胶条,尾气排放减少70%左右,节油率15%左右。2014年10月,六代机实现规模化生产。

在六代机的基础上,青岛盛腾今年又研发出七代机。“七代机装上了GPS定位仪和油耗仪,柴油车的位置和油耗可以实时传输到手机上,跑多少公里、省多少油一清二楚。”田文亮说。

我们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证明

节油器升级换代,青岛盛腾的队伍也日益壮大:从唐山慕名而来的技术发烧友、在某大型国企从事投资的人员、拿到美国绿卡的心脏外科医生、英国留学归来的微电子硕士……可谓五湖四海、土洋结合。今年夏天青岛市市南区区委书记王久军专程到公司调研,让他们深受鼓舞。

尽管如此,两位“老创客”依然感到憋屈。“到大客户那里介绍产品,尽管试用的效果非常好,但他们老是怀疑:我们是专业厂家,这么多年都没搞出来,你们怎么可能研究出来?”徐杰自嘲地说,“谁让咱们不是‘正规军’呢?”

“是骡子是马,拉出去遛遛!”他们说服客户试用,并请专业机构现场检测,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证明。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某所使用的柴油机一直没解决排烟问题。前不久该所在郑州的设备厂家对青岛盛腾的节能减排装置进行测试,郑州嘉伟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当场检测。“风冷柴油机是德国道依茨原装进口的,低负载工况下排放的烟雾很大。检测结果表明,安装节能减排装置后光吸收系数变化很大,效果非常明显。”负责测试的高工说。

从事汽车租赁业务的青岛中超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绍富告诉记者,去年春天,公司的40辆客车装上盛腾的产品后就不冒黑烟了。到青岛市环保局授权的专业机构检测,污染物排放值比国三标准还低。“之后我们装了200多辆柴油车,平均每辆车每个月少烧柴油500多升,光油费就节约3000多元。”

“我刚听说青岛升腾的产品时不太相信。”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县陈运平告诉记者,今年春天他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先装了三台车。“三台车都是310马力的汉威大货车,在河北武安装上钢铁后跑到山东临沂,一趟1300多公里,没装之前每百公里烧45—46个油。装上节能装置后我自己跟车,看看到底省不省油。刚开始效果不明显,后面就开始省油了,平均每百公里39个油左右。烧油最少的是38.3个,跑一趟能省80多个油。前一阵子刚装了10台车,效果都不错。”

徐杰告诉记者,今后他们计划采用合同能源管理办法,免费为客户安装,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收取节省的油费。目前,他们正在与苏州和天津的公交企业商谈。

徐杰以青岛市为例算了一笔账:全市有4000辆公交车以及10万辆客货车,按节油率15%计算,如全部使用盛腾的装置,每年可降低柴油消耗76.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28.6万吨,空气总污染物可减少16%以上。“目前全国的柴油大货车约有1000万辆,如果5%的车辆用上我们的产品,一年就能节油54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20万吨。”


  《 人民日报 》( 2015年09月14日 18 版)

关键词:徐杰,减排,节油产品,柴油车,研发,风冷柴油机,故事,节油率,口罩

责任编辑:jockbang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