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认识大美西藏

来源: 人民政协报 作者: 2015-09-11 07:53: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

在拉萨八廓街上,跟着熙熙攘攘转经的藏族同胞,不知不觉来到了大昭寺。广场前,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大门前被围墙围起的两块石碑和一棵大树。北边一块便是著名的唐蕃会盟碑,唐长庆三年(823年)用藏汉两种文字刻写,矗立了千余年的石碑,诉说着汉藏两地不可分割的情缘。

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寺庙最初称‘惹萨’,于是‘惹萨’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称,再后来演化成为‘拉萨’。”导游索朗平措告诉我们,从正门右侧的游客入口处进入,沿南侧带围栏的檐廊进入大殿。主殿佛堂呈密闭院落式,楼高四层,中央是大经堂。据介绍,这里就是大昭寺僧人诵经修法的场所。然而,转了一圈并看不到诵经的僧人。“大昭寺白天的游客太多,7、8月间,每天的游客量都近万人,因此,寺院内123名僧人,都是在晚上18:30以后开始诵经的。”索朗平措说。

跟着索朗平措在一个个佛堂中游走,已记不清有多少个佛堂,多少尊佛像,但每个来过大昭寺的游客都不会忘记的就是释迦牟尼佛堂。这里是大昭寺的核心,供奉着文成公主从大唐带来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

从大昭寺出来,随着熙攘的人群按顺时针方向转了八廓街,商店鳞次栉比,里面既有藏族同胞的生活用品、佛事用品,也有大量的旅游纪念品。这也反映出八廓街的三大功能:围绕大昭寺的转经路、藏族同胞的商品集散地、游客的购物中心,而作为游客,这一圈走下来,欣赏到的是藏区的社会文化。

游走在卡若拉冰川脚下

提起雪山冰川,很多人首先想到瑞士。其实,在西藏高原上分布着很多著名的冰川,如来古冰川、绒布冰川等等,而卡若拉冰川是距离公路最近的冰川。

机缘巧合,我们从泽当一路开往羊卓雍措,得知通往卡若拉冰川的公路一直在维修,当天正好通车。卡若拉冰川在乃钦康桑峰南坡,是年楚河的东部源头之一。乃钦康桑雪山是西藏四大雪山之一,其主峰海拔7191米。由于高寒,山体顶部尖锥突兀,再加上终年积雪、累积压实,形成了厚达20—100米的冰层,冰层受本身重力影响,缓慢移动发育成了多条冰川。

从羊卓雍措出来,往日喀则方向,终于在跨越4330米的斯米拉山口后,看到了卡若拉冰川的冰舌。“看,冰川就在眼前了。”眼尖的小伙伴已经开始尖叫了。巨大的冰川从山顶云雾缥缈处,一直延伸到离公路只有几百米的路边,晶莹幽蓝中,捎来几许凉意。虽然由于长年受公路上灰尘的影响,冰川整体呈黑白分层形态,但冰川上半部在阳光的照耀下,依然熠熠生辉。

由于《红河谷》、《江孜之战》、《云水谣》等几部电影曾在此拍摄外景,卡若拉冰川因此名声在外,很多游客都会来这里观赏冰川的壮观,赞叹大自然的魅力。

站在卡若拉脚下,回想起2010年登瑞士少女峰的情景,眼前的冰川还真有异曲同工之妙,一样的冰雪覆盖,一样的雾气笼罩,一样的凝重壮观。然而,不同的是,比起少女峰白茫茫的一片,卡若拉冰川在五彩经幡的衬托下,那份壮美直射心灵。

寻找散落在高山上的明珠

在西藏广袤的土地上,散落着大大小小无数的明珠,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三大圣湖:羊卓雍措、纳木措、玛旁雍措。此次进藏,与玛旁雍措无缘,因此,羊卓雍措、纳木措成为了此行的重点。

先到达的是羊卓雍措,其美丽的名字来源于湖面的形状,因叉口较多,像珊瑚枝一般,藏语中被称为“上面的珊瑚湖”。车子沿盘山公路爬上岗巴拉山口,羊湖已尽收眼底,宛如一面碧色的镜子镶嵌在苍茫群山中,妖娆妩媚,蓝色惊艳。

藏族司机顿珠告诉我们,与羊卓雍措九曲十八弯不同,纳木措湖面则宽广得一望无际。“纳木措”为藏语,而这个湖的蒙古语名称为“腾格里海”,两种名称都是“天湖”之意。扎西半岛是纳木措湖畔唯一提供食宿的地方,这里建有一排简易房、餐馆和客栈。虽然条件艰苦,但很多游客为了欣赏夕阳西下时纳木措的美景,亦可以早起看日出,选择在这里过夜。

客栈老板告诉我们,纳木措湖面海拔4718米,是世界上海拔较高的湖泊,也是西藏自治区较大的湖泊。因此,来这里之前,最好先在拉萨、日喀则适应三五天,否则突然提升1100多米的海拔会令一些游客难以适应。

但高原天气如小孩儿的脸,说变就变。前一天晚上还霞光万里,第二天早上却下起了小雨,所以赏日出的心愿未能达成,也算为下次来纳木措留下了借口。

(来源:人民政协报)

关键词:大经堂,玛旁雍措,纳木措,大昭寺,大美,羊卓雍措,若拉,西藏高原,

责任编辑:jockbang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