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50周年大庆在即 雪域高原巨变惠及百姓民生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再过两天,就是西藏自治区50周年大庆的日子。连日来,拉萨大街小巷已经是充满了节日气氛,西藏各地也举办了一系列庆祝活动,来迎接这个隆重而喜庆的日子。 从1965到2015的半个世纪,可以说西藏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大到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小到每一天的衣食住行,看病,上学,这其中感触最深、也最有发言权的,当然是生活在西藏的百姓们。 在江孜县人民医院结算中心,紫金乡冲萨村村民巴桑罗杰正在办理出院手续。 巴桑罗杰:我在这边住了14天,到医院办住院手续时不用缴纳任何的费用,将近5000元的费用里自己只承担700多,其余的都是国家给你报销,如今普通百姓不用为没钱看病而犯愁,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2012年,已运行十年的《西藏自治区农牧区医疗管理暂行办法》,其“暂行”二字被取消,从政策层面上使农牧民医疗有了长期的制度保障。日喀则市江孜县卫生局局长班久说,家庭和个体从逐年增加的补助标准中受益明显。 班久:刚开始每人人均是15元,到今年人均是420元。去年农牧民参合率达到99.9%,像江孜的话,除了有些打工的,其他的全都参加了(合作医疗)。 与医疗政策一样,西藏农牧民还享受着免费教育带来的优惠政策。1984年,国家对西藏农牧民子女实行“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的“三包”政策。尤其是2012年,三包政策延伸至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 50多万农牧民子女从中收益。偏远的山南地区洛扎县次麦居委会走出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让村委会主任云丹津津乐道: 云丹:孩子在学校吃的比家里还好,也不用交钱,村民都愿意送孩子上学。我们居委会有68户,以前考上大学的几乎没有,现在在校和毕业的大学生加起来都有十几个了。 在实施一系列教育惠民政策的同时,西藏还建立了优质教育资源向艰苦偏远地区倾斜的机制,完善基层办学条件,以此来缩短城乡、区域、校际的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发展。西藏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钟吉云说近9成的教育经费都投向了基层: 钟吉云:2014年财政对教育的总投入达到135亿元,2010年以来财政对教育总投入的年均增长已经达到21%,全区教育基本建设总投入的88%都用于艰苦、边远的农牧区中小学和幼儿园建设。 与此同时,西藏“十件事实”民生工程的陆续实施,使城乡群众最低生活保障、教育补助、农村五保户供养等补助标准连年得到提高,惠及西藏九成人口。 特别是2011年,西藏颁布了《西藏自治区寺庙僧尼参加社会保险暂行办法》,将在编僧尼全部纳入医疗、养老保险、人身意外伤害险及最低生活保障范畴。 哲蚌寺僧人曲扎:以前都不愿去医院,一是交通不便、二是交流也困难,有病就扛着,现在寺管会每年都会联系医院,组织医生到寺庙给我们体检。所以现在我也开始绕寺庙步行来锻炼身体,还会提醒别人,要清淡饮食,多吃水果,确实身体感觉会舒适很多。 西藏自治区财政厅预算编审中心主任张印川说,农牧区义务教育延伸到15年,农牧区人均医疗补助标准一次次提高,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人人享有社会保障正变成现实,而这背后是7成财力的支撑。 张印川:2011年至2014年我们的总支出达到了3890个亿,其中社会保障与就业、农、林、水,教育、文化传媒与体育,医疗卫生、节能环保、保障性住房、交通运输等重点部门的支出2759个亿,占到我们总支出的70.9%。同时我们加大基层的倾斜,把有限的资源整合之后,加大了对基层的保障水平。 |
关键词:西藏,50周年大庆,百姓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