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行仓库的西墙

来源: 新民晚报 作者: 2015-08-22 14:52: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原标题:四行仓库的西墙

姜泓冰

从一周前开始,上海多了一面墙,高大的、沧桑的、并不美丽的墙。虽然它亮相的当天,正逢天津滨海新区火灾爆炸刚发生,举国震惊,担心、困惑、关注持续至今,让本地的人们多少有些忽视了这堵墙复现的新闻。但它在丰富这座城市历史肌理与文化厚度方面的作用,恐怕会渐行渐久渐清晰,逐渐显示出它的重要性来。

关心历史与时事的人都会知道,我说的,是四行仓库和它剥除多年日常演变后重新呈现出来的真实西墙——78年前,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时任中国军队第88师524团副团长的谢晋元带领“八百壮士”,与数十倍于自己的日本军队鏖战4昼夜的地方。从“一二八”到“八一三”,淞沪抗战对当年军国主义日本的侵华进程以及整个中国的抗日战争发展影响巨大。而这一场敌众我寡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在激发民族意识觉醒等方面,更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这面旧墙,上海这座城市在内心里或许从来不曾忘记:“四行仓库”称得上是上海成千上万间大小新旧的仓库里,最有知名度的;在它的近畔,就是上海极少数以人名命名的道路之一,晋元路。

不过毕竟,在历史洪流滚滚向前、战争创伤一点点淡出人们记忆的时代背景下,尤其是对于大多数年轻人而言,在和平乃至富足的年代里生与长,对于历史仅仅拥有碎裂的残缺片断,缺少系统科学稳定的价值观与判断能力,关于四行仓库、谢晋元、八百壮士、女童子军杨惠敏的生动故事,在很多在上海或是从上海出发的年轻人那里,都已是一段越来越模糊和暗沉的历史。

藉着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今年的上海梳理和挖掘出了不少与这一主题相关的历史记忆,从抗战遗址遗迹到历史资料,从淞沪抗战纪念馆、四行仓库到见证犹太人避难生活的白马咖啡馆,从当年的慰安所、战地医院、南市难民营到《义勇军进行曲》诞生地,等等。它们能让我们看清,除了最常被提起的“十里洋场”“小资城市”等称谓外,上海其实有着远为丰富、丰厚乃至驳杂得多的文化渊源,这才是她作为一座大城市的强盛根基与力量之源。

据说,四行仓库的恢复旧貌,并不容易。因为已算得上市中心的好地段,产权使用权又涉及诸多方面,从一个拥挤杂沓、可以创造经济效益的地方,到需要养起来的纪念馆、教育基地,非要下定决心、舍得投入又能规划周全才行。毕竟,修复一面弹痕累累的灰墙,甚至都不能带来视觉和心理上的美感,而是连带固定住了一个民族的心灵创痛、恨不能遗忘的历史。

也许这个城市的许多市民未来依然不会走进纪念馆去聆听和祭拜,但哪怕只是路过,从车窗口瞥一眼,也会从此记住,而不是成全“善于遗忘”的民族定语。从政治变迁到经济发展、城市更新,带来了许多年持续不断大刀阔斧的拆拆拆,太多城市的历史细节已经水土流失,不可修复。如果没有历史细节,就如同斩断了供氧根系的植物,仅存奢华刻意的外表。

爱国主义教育,避免历史虚无主义,都不该是一句句口号,而应该是那么一面面西墙,一个个无声低语的细部。

关键词:四行仓库,民族意识觉醒,八一三,八百壮士,淞沪抗战,一二八,义勇军

责任编辑:jockbang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