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鱼子山:打不垮的兵工厂
战士们在组装手榴弹。 鱼子山西边的桃棚村,至今仍保留手榴弹、地雷仓库。图为村民王桂珍讲述藏弹药的故事。张一阳摄 平谷城区东北二十里,群山绵延,万里长城蜿蜒而过,曲折狭长的山谷中,坐落着一个山村,鱼子山。这里是冀东抗日根据地十八个区的“兵工厂”,装配的地雷、手榴弹源源运往前线。日军曾数十次疯狂围剿鱼子山,残杀村民一百八十余人,将2000多间房屋烧成一片瓦砾。然而鱼子山军民没有屈服,他们顽强地与敌人斗争,保住了根据地和兵工厂,被誉为“打不垮的鱼子山”。 8月20日,记者来到平谷,探访这处曾经摧不垮打不烂的抗日根据地。 如今的鱼子山村周围已成为京东大峡谷景区。驱车进村,道路两侧林木茂密,设施大棚和农家乐不时映入眼帘。在村干部的引领下,记者找到了当年战争的亲历者——83岁的老人马有志。 1938年,八路军第四纵队挺进冀东,抗日暴动受挫后西撤,留下了陈群的一支队、包森的二支队、单(德贵)赵(立业)的三支队,以鱼子山为中心,坚持游击战争。 那一年,马有志7岁,他清楚地记得第一次经历八路军和日本人交火的情景, “当时我在村西的小学念书,上着课就听见东边的山上打起来了,老师让我们全趴在窗台下面。打那以后,日军就三天两头进村。” 鱼子山村三面环山,林木茂密,便于隐蔽。1939年,八路军在村里建起兵工厂,修理枪支。后来,八路军十三团又建起了供给处,在村北的深沟、崖洞中生产武器、弹药、装备,供给前线。 这块八路军的根据地早已被日军视为眼中钉,兵工厂更让敌人坐立不安。为了拔掉这颗眼中钉,日军1940年春把鱼子山划为“无人区”,开始频繁进村扫荡。 “那时我们有俩任务,一是放哨,二是运输。”马有志带着记者来到家门口后山,放眼望去,村子从东到北再到西,山一座连着一座。马有志指着东边的山头说,“我当年就在那儿放哨,一个山头一个岗。山东庄、峨嵋山村都有日本鬼子的据点,鬼子一过吊桥,打山头上就能看见。” 日军进村就烧杀抢掠,村民们只有往山上跑。“可也有跑不掉的时候,”马有志说,“有一回,让他们夜里给摸进来了,等听到动静,四周高处都已经架起了机关枪,光村北边一片就死了18口人,”马有志沉默了片刻,吐出三个字,“太惨了。” 日军对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兵工厂面临严峻考验,原料奇缺。“日本鬼子还挖了十米宽,好几人深的壕沟,把鱼子山围死,切断了和外界的联系。”马有志说。 面对日寇的屠刀和暴行,根据地军民没有被吓倒,依然与日军周旋,坚持生产转运各种军需物资。 村里成立了个十来人的放树队,到山上去伐橡子树,拉回来烧炭、化铁。大家还收集破铁锅,破犁铧,断锄秃镐,庙里的铁钟。 民兵们经常寻机摸至顺义、平谷等地,拆敌人的铁桥、铁门,弄回生铁,补充材料的不足。 兵工厂的前身枪支修械所,仅有十几名工人,都是走街串巷的小炉匠,也没有什么设备,制造的第一枚手榴弹,用玻璃瓶装碎铁渣铁片和自制的黑药,没有雷管,扔出去后,只炸开三、四瓣,引得鬼子狂笑不止。后来,经过一次次试验,提高了弹药质量。 1943年,兵工厂集中技术力量,成立化工排,分区司令部从其他部队专门抽调几名专业大学生,地下党组织在北平日军兵工厂,秘密吸收18名志愿参加八路军的技工,悄悄护送到鱼子山,充实技术力量。 此时,整个兵工厂,已经形成了生产雷管、炸药,铸造手榴弹、炮弹,制造枪身,安装手榴弹把,打包装箱的流水作业线,由1942年7人半个月装制3000个手榴弹,发展到每天生产5000个手榴弹。 沿着一条石板小路向上,在依山而建的鱼子山抗日战争纪念馆里,记者见到了当年鱼子山兵工厂生产的各种武器:土豆大的手雷、形似乌龟的王八雷、枕头大的地雷,还有马有志口中的“驮笼”。一根弯弯的木棍,两头挑着一人环抱口径的藤编筐。“运手榴弹时就用这个从山洞往下背,我一趟能背20个。” 马有志说,当时鱼子山是武器生产重地,把守严密,生人不让入内,运来的物资,放在山口,由本村老乡肩扛驴驮,送到各处。村里十几岁的孩子至六七十岁老人,都自愿帮兵工厂干活。群众视军用物资为生命,他们说:“人不死,东西在,人死,东西不丢。”很多人为保护军用物资受尽折磨,甚至献出生命。 “铁北寨,铜南山,打不垮的鱼子山。”这是村里人人知道的老话。靠着鱼子山军民的坚韧,纵使日军百般围剿、破坏,抗战的兵工厂从未被摧毁,直至1945年8月15日,鱼子山抗日根据地军民迎来了抗战的胜利。 如今,兵工厂所在的大山已经被茂密的草木覆盖,烧毁的山村也已换了新貌。马有志前几年腿脚灵便时,喜欢带人到山上去看看当年兵工厂的山洞。如今,年岁渐高的他已经不能上山,但是还会在自家开的农家院里,给往来的游客讲述打不垮的鱼子山的抗战故事。 |
关键词:兵工厂,八路军第四纵队,鱼子山抗日战争纪念馆,手榴弹,日军,京东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