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合格等于奶粉可靠吗?
据报道,农业部部长韩长赋18日在中国奶业D20峰会上介绍,中国生鲜乳品连续7年三聚氰胺等违禁添加物抽检合格率保持在100%。但数据显示,我国进口奶粉从2008年的14万吨激增至2014年的105万吨,6年增长7倍多,民族乳业“冰河期”7年过去了仍未“解冻”。(8月19日《北京晨报》) 农业部长在宣布三聚氰胺检测100%合格的时候,满是骄傲与自信,而我却不以为然。距离三聚氰胺事件已经过去7年,通过专项整治、专业检测,三聚氰胺合格并非难事,但修复民众遭受的创伤却不易,重树国民对民族乳业的信心更是难。7年来,宁愿花更高价钱、费更大力气“海外背奶”也不愿在家门口消费,实乃中国乳业的悲哀、食品安全的悲哀。 其实,7年来与农业部长类似的“介绍”已经不止一次,“国内一些大型乳业集团的奶品质量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从质量安全的指标上看,我国乳品一些指标并不比欧美”等为国产乳业正名的言论层出不穷,但依然无法阻止大家“海淘”的脚步。仔细思考,并非是大家仅仅对三聚氰胺的恐惧,而存在更多深层次因素。一方面三聚氰胺事件暴露了国产乳业的安全漏洞与行业复杂利益链条,尤其是三鹿等老字号多年来承载了消费者太多的信任,却瞬间坍塌。另外,国内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和丑闻不断地瓦解对国内食品产业的信心,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线城市甚至二三线城市居民不得不被动加入“海淘”队伍,尤其是在关系孩子健康的奶粉问题上,更是不吝成本。 三聚氰胺没了,奶粉就真的安全了吗?出问题的指标纳入了严格检测,那没出问题的添加剂或营养成分就完全达标了吗?要知道,消费者要的不是三聚氰胺没了,或者某种指标超越欧盟,而是产品生产监督确实到位,食品质量确实过关。然而,更多时候,出现问题官方更多采用的是“哪儿有洞补哪儿”“什么有问题就检测什么”的“亡羊补牢”策略,殊不知“洞”被暴露出来的时候消费者心理的伤已经形成,千疮百孔的心又岂是一句“三聚氰胺100%达标”能弥补。 中国乳业要想“破冰”,国内食品安全要想“回暖”,相关部门的事前标准到位、监督到位、责任到位,生产厂商摆正竞争观念、创新科技水平、提升产品质量才是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正道,亡羊补牢,往往为时已晚矣。 |
关键词:三聚氰胺,奶粉,可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