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七夕 不能称作“情人节”?到底在过什么?
七夕需有更高格调的浪漫审美与人文关怀 让节日不停留于无节制的消费狂欢,而是思想、文化、艺术的荟萃与洋溢,这才是包括七夕在内的中国传统节日,走向新时代的文化诉求及评判准则。 一年一度的七夕佳节即将到来,花语漫天,神话流转,一切都融入幸福的国度中。尤其是这几年,七夕被冠名为“中国情人节”,也因此平添了更多浪漫色彩。有关亲密情侣之间,该如何送对方贴心的礼物,让他(她)欣享一段玫瑰色时光,成为节前热门话题。而聪明的商家,也会巧借七夕节造势,创造一个促销狂欢的消费节日。于是,打开电脑屏幕,满是各类七夕促销信息。 可是,七夕留给我们的绝不只是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这个起源于汉代的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如今,这一民俗传统在中国某些地区依然长存。比如七夕节,陈贡案,摆巧物,拜“七姐”。东莞市望牛墩镇每逢七夕节前,女孩子们便会别出心裁地制作一些奇妙精致的巧物,以显示心灵手巧和对坚贞爱情的虔诚向往。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七夕节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中,具有不可或缺的标本价值。 经济成就是国家的硬实力体现,而独一无二的文化则决定着在时间长河中,什么样的民族和国家能够具备历久弥新的完美魅力。让七夕这样的节日,在汲取现代文化元素的同时,保持历史传统的积淀,公众才能从中获得更多的精神附加值。 我绝不反对七夕节的浪漫主义宣扬,但更呼唤当下的传统节日,必须要有更高格调的审美及人文关怀。消费包括七夕在内的文化节日,充斥其中的往往是商业语言,是碎片化的、拼贴的经济价值放大,有时显得粗鄙而泡沫化。而让七夕在拥抱时代发展趋势的同时,坚守先人留下的文化本位,其实就是用合乎逻辑而富有艺术的节日语言,将其所要传达的意义嵌入到公众的生活之中。 所以面对七夕,需要更优质的“节日范本”。让人们在七夕节,蓦然回首千年以来中国文化的变迁与扩展,让更为厚重的仪式感,从历史长卷中纷至沓来,激起人们对这一节日背后先辈所馈赠丰富精彩财富的敬意。最终,让节日不停留于无节制的消费狂欢,而是思想、文化、艺术的荟萃与洋溢,这才是包括七夕在内的中国传统节日,走向新时代的文化诉求及评判准则。(深圳晚报) 莫忘“七夕”是何夕 8月20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随着社会变迁和观念转变,七夕节逐步丧失了传统内涵,被赋予了别样的洋内涵,尤其是近年来,商家的各种噱头活动犹如雨后春笋,将中国式的情人节推向了高潮,不少人把这个节日当作了相亲派对和求婚仪式的契机。 七夕节被广泛称作是“中国的情人节”,这更多是出于商家宣传的需要,这样做固然迎合了国人喜欢过洋节的心理,却也是传统文化失落之殇。事实上,在久远的古代,七夕并非只是男女互诉衷情的节日,“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七夕原本就是丰富多彩的,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种生求子等七夕习俗广为人知。不难看出,中国的七夕节跟西方情人节本不是一回事。 全球化在增强各国各民族对话和交流能力、促进文化融合的同时,也在不断侵蚀着民族文化的领地,文化的多样性也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威胁。国人在自觉和不自觉中迎合着西方主流文化,对于具有“国际化”水准的示范项目更为热衷,而忽略了它是否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七夕节有着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渗透着丰厚的民俗、文学、美术、戏曲等方面的精神内涵,理应得到很好的保护。留住民族传统文化的根,让传统节日焕发生机,既要充分认识到节日的真实内涵,更要充分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避免陷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怪圈,才能破除传统节日目前处境的尴尬。 目前最为紧要且迫切要做的,不是“保护热”,而是如何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在这样的传承过程中,不论是社会宣传还是学校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点不是让受教育者被动地接受传统的民族文化,而是提高理解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和自立能力。唯有如此,才会让更多的人形成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而且形成对民族文化的鉴赏能力,中华民族的骄傲才会永葆青春活力。(潇湘晨报) |
关键词:七夕,情人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