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车:合久必分与分久必合的背后逻辑
从历史上看,大企业宜合宜分,都与全球经济形势、产业演进阶段、国家政经战略、企业竞争对手变化、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等诸多因素密不可分。以南北车为例。14年前,为了防止轨道交通行业的垄断,增强其在市场机制中的竞争活力,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一分为二,分离为中国南车集团公司和中国北车集团公司。分离后南北车在竞争中充满活力,业绩得到飞速发展,有目共睹。 若说14年前的“分”是为了适应当时的市场竞争环境,那么今日的“合”也正是适应了眼下的市场形势。就在2014年发布的全球企业最有价值的100个品牌名单中,我国仅有华为首次进入名单之列,位居94名。中国作为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出口总量世界第一的制造大国和出口大国,目前却是品牌弱国,这必须引起我们的思考。而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企业因规模小而在国际上缺少话语权。 可以说,国外的“合”是有道理的。如美国的卡夫、亨氏两大集团合并后,他们的资产总量达到280亿美金,10个亿以上的品牌有8个,5到10个亿的品牌有5个,位居美国食品饮料的第三位,全世界的第五位。而南北车在国际上的竞争对手,如德国的西门子、加拿大的庞巴迪等,都是每个国家这一领域中最具实力的企业在参与开拓海外业务。所以说,南北车的整合并在外面“做大”是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是又一次应时而动,顺势而为。 据4月份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发出的财报,南北车都实现了大幅度同比增长,两家公司一季度净利润总和近20亿元。虽然当时南北车兼并重组正在进行,二者形成的合力已在海外市场上彰显。而在中国中车正式成立后,海外成绩更是斐然,据中车表示,海外业务力争2025年达到总收入的30%-40%。业内人士认为,中车之所以能在如此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凸显出来,或许正是合并后焕发出的活力,让建设高铁的国家看到了中国高铁的真正实力。中国高铁正在形成合力顺应“一带一路”大跨步地“走出去”。当下“一带一路走出去”和“高端装备走出去”两项战略的推动为央企兼并重组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而国内方面,包括“淘汰过剩产能”和“提高行业集中度”的两类重组也为央企兼并重组提出了现实的需求。所以说,莫要讨论“分久必合”还是“合久必分”,央企兼并重组理应是“应时而动,顺势而为”。 (来源:人民政协报) |
关键词:中国北车集团公司,中车,做大,央企,兼并重组,南车,庞巴迪,资产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