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军训存在一些问题,但积极意义仍值得肯定

来源: 中国广播网 作者: 2015-08-17 17:37:09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特别提醒:科学填报志愿比取得好成绩更重要!请点击→

从“北大军训6000人次看病”看军训的意义

学生军训与教官爆发严重冲突,并不算一个很突出的现象。此前两年,关于学生军训,占据人们脑海印象的,更多的是这样的消息——“北京大学2011级学生两周军训期间,近3500名学生累计看病超过6000人次”、“新生站军姿半小时便喊腿疼10分钟即感觉要瘫倒”。越来越“娇贵”、“豆芽菜”,这是人们对如今的高中生、大学生的固有印象。

而当这样的新闻出来的时候,多数人还是相信军训这一手段是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的。毕竟,人们的切身体验就是,军训需要吃苦,吃苦能磨练意志,锻炼体魄。《高级中学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也明确提到军训的目标包括“加强组织性和纪律性,培养吃苦耐劳和艰苦朴素的作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那么,通常为期一周至一个月的军训在磨练意志方面作用到底有多大?对此,目前还看不到很可靠的定量研究。但对这一问题,人们通常的主观感受足够说明问题了:虽然存在分歧,但至少有相当多的人认为艰苦的军训在很大程度上磨练了自己,并在接下来的高中或大学生活中有所体现。

不妨看看一个曾在南京高中留学的美国人在多年后对在中国参加军训的回忆——“我刚到部队时感觉非常无奈,对我将来在中国一年的留学生活几乎不抱任何希望。但在同学和老师们的鼓励和支持下,我逐渐地习惯并喜欢上了军训艰苦的生活。”“我一个人躺在床上想,如果能在艰苦的军训生活中生存下去,未来的南京生活会变得非常轻松和好玩。”“我一周前特别孤独地站在车上,感觉像独自一个人跳到一个无底洞里。而往南京返的时候,我周围的同学都已经变成了我的好朋友,而我获得了一种新的自信。”

关键词:军训的意义,学生军训,军训生活,填报志愿,豆芽菜,看病,高级中学学

责任编辑:jockbang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