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揭晓 颁奖礼9月下旬将举行(图)

来源: 西安晚报 作者: 2015-08-17 10:40: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王蒙(资料图片) 记者 尚洪涛 摄

作为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奖项,无论是文学圈内还是普罗大众,对于茅盾文学奖显然都格外关注。一改第八届茅奖每一轮投票都公开透明的过程,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封闭式“静悄悄”开评。昨天中午,中国作协官方网站揭晓了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评选结果,格非的《江南三部曲》,王蒙的《这边风景》,李佩甫的《生命册》,金宇澄的《繁花》,苏童的《黄雀记》五部作品最终获奖,而我省唯一一部入围作品——红柯的《喀拉布风暴》与茅奖失之交臂。

“50后”“60后”仍是主力军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者刘震云获奖后曾开玩笑说,第八届茅奖公开每一轮投票,其过程让他的心情也仿佛乘坐过山车一样。也有人调侃茅奖成了超女比赛,也许是吸取了上届茅奖评选的经验,本届茅奖的评选不再公开投票过程。“茅奖”评委从七月底集结,只传出消息说由铁凝担任评委会主任,李敬泽和阎晶明担任副主任,评委也都是在本届茅奖揭晓后才公布的。

12日,中国作协官网公布了最后入围的十强作品,记者注意到,除了徐则臣一位“70后”作家外,普遍都是“50后”“60后”作家,而得到文坛普遍认可却一直没有摘获茅奖的81岁老作家王蒙是特例,因为他是“30后”作家。“70后”的徐则臣最终没能获奖。红柯是我省唯一一位入围茅奖十强的作家,包括贾平凹、高建群、叶广芩、冯积岐等多位陕西作家都无缘进入十强。有媒体认为,不少往届茅奖得主有新作参加评选,如贾平凹的《古炉》和《老生》、刘醒龙的《蟠虺》、王安忆的《天香》、刘心武的《飘窗》等,但未能入围提名作品。这些候选作品的落选,或可见茅奖力推“新人”的用心。

颁奖礼9月下旬举行

昨天中午,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揭晓,我省著名作家红柯的《喀拉布风暴》遗憾未能入选。五部作品中,《江南三部曲》包括《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三部作品,这是作家格非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酝酿构思,沉潜求索,到2011年终于完成定稿的系列长篇巨作。作者在坚守艺术高贵性的同时,用具有穿透力的思考和叙事呈现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内在精神的衍变轨迹。

《这边风景》是老作家王蒙在80岁高龄时完成的新作,小说以新疆农村为背景,从公社粮食盗窃案入笔,用层层剥开的悬念和西域独特风土人情,为读者展示了一幅现代西域生活的全景图,这是王蒙第一次获茅盾文学奖。《生命册》是河南作家李佩甫的一部自省书,也是一个人五十年的心灵史。追溯了城市和乡村时代变迁的轨迹,书写出当代中国大地上那些破败的人生和残存的信念。

金宇澄的《繁花》被认为是近年来文坛最大的黑马,这是一部沪语小说,从“文革”到新时期,叙事在两个时空里频繁交替,传奇迭生,延伸了关于上海的“不一致”和错综复杂的局面。

苏童是大众较为熟悉的作家,《黄雀记》中以他特有的温婉而精致的文笔,讲述了一桩上世纪80年代发生的青少年强奸案,并通过这个故事塑造了三个“受侮辱与被损害的”人物形象。

据记者了解,第九届茅盾文学奖颁奖礼将于9月下旬在北京举行,每位获奖者奖金是50万元。

遗珠之憾

陕西作家红柯再与茅奖擦肩

坦率地讲,与前几届茅奖获奖作家作品相比,第九届茅奖获奖作家中有几位的名字也许没有那么如雷贯耳,但他们能在有贾平凹、王安忆、严歌苓、高建群等大作家参评情况下脱颖而出,其获奖还是让人眼前一亮。而陕西作家红柯又一次与茅奖擦肩而过,也许会成为不少老陕心中最大的遗憾。记者昨日联系到了著名评论家、茅盾文学奖前评委李星,他认为本届茅奖评奖展现出全新的面貌。

展现全新文学观念

记者联系到李星时,他说他已经获悉了茅奖获奖名单,第一感觉是本届茅奖获奖作品面貌比较新,写法也很多样。“总体来说,本届茅奖的获奖作品展现了全新的文学观念,虽然还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作家们也是在思考现实,但延伸较广,可以说是开放的现实主义。特别是格非和苏童,此前被认为是先锋作家,他们坚持先锋文学理念,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先锋文学作家,被认为是打破公认的规范和传统,不断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曾在文坛产生很大反响,而格非和苏童都是其代表作家。

李星说:“这次的获奖作品和《创业史》《白鹿原》那类现实主义作品完全不一样,虽然仍是现实主义,但更深入人心、精神和灵魂,深化了现实主义精神。特别是《繁花》,没有主旋律人物和主旋律情节,而是一部方言市井小说,闲话式的小说,这样的作品获奖,展现了茅奖评奖的全新气象。”

有时评作品 有时评作家

打破了惯有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茅奖的求新求变是显而易见的。李星直言本届茅奖采取开放的态度,力推新思潮、新观念、新方法的作品,对于文学圈内人士是可以接受的,但有可能在普通读者中引发分歧。“作为文学中人,对于茅奖的开放视野,我觉得可以理解,而且这也将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但有些读者却未必认可,这与他们的阅读习惯可能有点距离,从《平凡的世界》《白鹿原》依然畅销来看,读者似乎更认可传统现实主义,虽然本届茅奖获奖作品也都是好作家和好作品。”

作为茅奖前评委,李星曾说:“茅奖有时是评给作家的,有时却是评给作品的。”对于本届茅奖,他认为除了《繁花》,其他更倾向是评给作家的。“首先获奖作品有着很高水准,其次这些作家也有足够分量拿奖。格非、苏童是先锋作家代表,李佩甫此前的《羊的门》《城的灯》是有着很大影响的优秀作品,而王蒙更是受到认可的老作家,但一直无缘茅盾文学奖。”

红柯已入围四次茅奖

作为唯一入围茅奖前十名的作品,红柯的《喀拉布风暴》凝结着老陕的希望。这也是红柯第四次入围茅奖了,也都进入了十强,但最终都遗憾地与茅奖失之交臂,这次也没能如愿,颇为遗憾。此前,红柯曾给记者发来短信说:“已经入围四次了,没有过多想法,听天由命。”

而李星评价红柯的作品寓言化、诗化、童话化的程度很高:“他的文笔是很独特的文笔,他的作品几乎每次都进入茅奖前十,可以看出作家的实力。茅奖虽然已在展示全新气象,但对于红柯作品这种独特的风格和文笔,还是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做到完全的接受。不过从本届茅奖呈现的全新气象来看,相信今后茅奖评奖会更加开放,红柯继续坚持个人风格的创作,肯定会得到更多认可。”

获奖者说

王蒙:时间对文学是公正的

去年这个时间,记者曾在西安见过王蒙,当时他来古城开讲《红楼梦》。虽是耄耋老人,但精神矍铄,讲评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以81岁高龄摘取茅盾文学奖,王蒙成为本届茅奖获奖者中年龄最大的一位。在茅奖历史上,如果不考虑荣誉奖获得者,王蒙也是年龄最长的一位(肖克将军曾凭借《浴血罗霄》获得茅盾文学奖荣誉奖,他年龄比王蒙略长)。昨天记者通过王蒙的秘书联系上他。

接到记者电话时,王蒙连说“高兴”,但也有点不好意思:“我年龄太大了,早就应该有更好更新的作品贡献给读者。另一方面我也非常高兴,俄罗斯有个谚语,‘好事不要嫌它晚’。这部小说是1974年开始写的,完稿于1978年,离现在已经37年了。经过三十多年,拿出来还能被接受,得到好的评价,我觉得我这算是长篇小说里的‘陈年老酒’,起码经得住三四十年的考验,让人特别高兴。时间对文学是公正的!”

格非:以后再也不写三部曲

格非是先锋作家的代表,他的《江南三部曲》写了近二十年,最终以第一名的好成绩摘取本届茅盾文学奖。昨天,当记者联系上格非时,他说已经接到好多记者的电话了,这让他有点懵。

格非告诉记者,惊喜肯定是有的,但也有意外:“茅盾文学奖一共有60多位评委,他们每个人的评价尺度、风格喜好等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见。所以,一个作品得奖,或者不得奖,都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即使得奖也并不就意味着这作品好到了什么程度,没得奖也不代表这个作品就不好。我个人对文学奖项一直是这么一个态度,我也不是特别关心。当然,能够得奖我肯定还是高兴,但我不会特别针对它去做预期和判断。”

格非直言,获奖作品写了近二十年,整个过程持续非常长:“我以后可能会去尝试很多东西,但绝对不会再写三部曲了,因为写三部曲实在太累太累了。现在,它终于有了一个结果,大家觉得还可以,评委们对它也有所肯定,我个人还是觉得挺开心。”

李佩甫:写作是融入血液的东西

河南作协主席李佩甫此次摘取茅奖,也是河南本土作家中摘取茅奖的第一人。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这是对他几十年写作生涯的鼓励和鞭策,当然高兴,但没有太多兴奋。

李佩甫用“储备了50年,写了3年,花甲之年出版成书”来形容《生命册》的写作。他说:“小说的核心是背景和土壤,其实就是一个又一个的人,所以我把它命名《生命册》。”谈及此次获奖,李佩甫说:“以前提起茅盾文学奖,河南就英雄气短。这次我获奖,对我自己来说,也算是个安慰。现在新人辈出,他们总会超越我的。作家没有不想得奖的,但对于自己来说,获奖不是目的,因为写作是融入血液的东西,是日常生活,是生活方式,不管获奖与否,我都会坚持写下去。”

苏童:还是挺想得奖的

也许五位获奖作家中,苏童是名气仅次于王蒙的作家。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调侃自己是以“不得奖”而著名的作家。

苏童告诉记者:“《黄雀记》是我最新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目前自己最满意的两部长篇小说之一。我喜欢自己最近的两部长篇小说《河岸》和《黄雀记》。得奖不能囊括作品所有的写作意义,但评奖是外界对作品的判断和评价,从这个意义上我是蛮高兴的。”苏童直言:“我毕竟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人了,以前主要是以‘不得奖’而著名的作家,现在还是挺想得奖的。”

权威回应

这次评奖流程和上届一样

第九届茅奖很神秘?现任评委谢有顺:

这次评奖流程和上届一样

由于不像上届茅奖评奖程序公开透明,第九届茅奖评奖给人一种神秘之感。记者昨晚连线本届茅奖评委、中山大学教授谢有顺,他笑言:“没有想象中那么神秘,大家都是老评委了,其实流程和上届一样,经过了六轮投票!”

谢有顺告诉记者,其实每一届茅奖的评选都是类似的过程,在评选的过程中,评委们有讨论,有争辩,也有互相说服,就是在互相说服的过程中,慢慢达成共识,凝聚出来最后的获奖作品。投票过程有公证机关在监督,虽然没有向大众公开,但整个过程都是在监督下进行的。

和前评委李星的看法一样,现任评委谢有顺也认为本届茅盾文学奖呈现出来全新的气象,特别是格非、苏童两位先锋作家的获奖。“他们二人都是先锋作家的代表,其作品无论语言、形式、结构都是先锋文学,还有《繁花》是方言小说,也不是宏大叙事的小说。他们的获奖也说明,不是只有宏大叙事的作品才能得茅奖。茅奖越来越包容、宽阔而丰富,不完全强调思想性,而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作品才能获奖。宏大叙事的作品写得不好,即使再主旋律,也是无法打动评委的。”

此前公布十强作品时,有读者认为贾平凹、王安忆、刘醒龙、刘心武等茅奖获得者的作品连十强都没有进入,也体现了茅奖推新人的态度。谢有顺告诉记者:“评奖条例没有规定已获奖的作家不能再获奖,不过在后期,评委间的确有种默契,就是会刻意规避掉以前的获奖作家,除非作品好到可以让评委忽略掉这位作家以前获过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已获奖的作家的确有点不太公平。不过看到有新作家摘获茅奖,大家还是挺高兴的。毕竟中国这么多人,真正沉浸下去还是有好作家和作品的。”

记者也和他谈起了陕西文学的遗珠之憾,谢有顺直言:“红柯是位多产的作家,水准也很高,但也有评委认为他的作品过于平均,似乎没有‘拔地而起’。其实他的沉淀足够了,我个人建议,他可以放缓脚步,达到飞跃,我很看好他!”

关键词:茅盾文学奖,第九届,叶广芩,陕西文学,颁奖礼,繁花,红柯,格非,王

责任编辑:jockbang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