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游击队:大都市和沿海抗日游击战的典范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持在华南抗战的人民革命武装被统称为华南游击队,主要包括东江纵队、琼崖纵队、珠江纵队、韩江纵队、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等6支武装力量。 在艰苦卓绝的八年全面抗战中,华南游击队各武装力量对日伪作战3800余次,歼灭日伪军2万余人,抗击和牵制日伪军15万余人,立下辉煌战绩。 1938年10月12日,侵华日军在惠阳大亚湾登陆,东江下游各县及广州相继沦陷。在此前后,中共广东省委及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负责人廖承志,派一批共产党员到东莞、宝安、惠阳、增城等地组织抗日武装。这些队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成为开辟华南敌后战场,坚持华南抗战的主力部队之一——东江纵队。 这支队伍真正为世人所知的,是他们在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从日本人眼皮底下的香港营救出800多名爱国民主人士,其中包括何香凝、柳亚子、胡蝶、邹韬奋等。 除此之外,他们还将上百名国际人士安全护送到大后方,救护美军飞行员8人,开辟了著名的“飞行员安全通道”。其中美空军克尔上尉遭数千敌人三个星期的搜捕,被东江纵队成功救出,这一传奇故事被列入美军十四航空队的教材。 然而,东江纵队却是在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环境下坚持抗战的,困难时期甚至连一部电台都没有,仅靠收音机来收听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消息。 有党史专家认为,东江纵队虽然远离党中央,远离八路军、新四军主力,但他们坚持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创造性地把抗日游击战争从农村推进到敌占区的香港及沿海城市,成功地创造了大城市和沿海抗日游击战争的典型范例。 华南游击队的另外一支主力部队——琼崖纵队,是中国共产党在海南岛领导的一支人民武装,是以1927年9月海南岛农民起义队伍为基础组建的。 1938年,琼崖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广东省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四区独立队,冯白驹任队长。日军登陆海南岛时,刚改编的独立队在国民党军撤退的情况下,在重要渡口潭口冒着敌机的猛烈轰炸,构筑工事,阻击日军渡江。 1939年3月,独立队改称独立总队。1944年秋,独立总队改编为广东省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纵队。在抗日战争时期,独立纵队沉重打击了海南岛的日伪军。 作为琼崖纵队唯一保留下来的红军连队,海南省军区某海防团机枪连发扬华南游击队铸就的“信念坚定、团结奋战、不畏艰难、敢打敢拼”精神,奋发有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连队党支部被总政治部评为“全军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军区评为“全面建设标兵单位”,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被誉为“大特区传统育人、科学建连的一面旗帜”。(梅世雄、王洪山) |
关键词:抗日游击战争,1927年,华南,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独立队,琼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