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伊珞巴民族乡:“圣地”唱响幸福歌

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作者: 刘玉璟 吴冰 张晓明 王雅慧 王晓莉 2015-08-10 16:30:36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图为游客正在琼林村村民白玛拉珍(左)的烧烤摊前购买食物。

  “南伊”,藏语意为“圣地”。这里不仅有闻名遐迩的美丽风光,更有神秘独特的珞巴文化。

  初夏,当我们自治区成立50周年采访组一行来到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时,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一排排蓝顶红墙的房屋坐落在街道两旁,整齐而漂亮;街道上空,笼罩着一层薄薄的云雾,凭添一丝灵意。

  记者到来时,米林县正在南伊珞巴民族乡扎贡沟举办第九届黄牡丹藏医药文化旅游节。满山遍野争相怒放的黄牡丹、独具特色的珞巴歌舞,让游客如痴如醉。

  看着珞巴族群众载歌载舞,笔者不禁想问,是什么让这些30年前还过着狩猎、采集和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的珞巴人,过上了如今衣着光鲜、住房宽敞的幸福生活呢?

  带着疑问,记者走进南伊珞巴民族乡,一探究竟。

  才召村

  从狩猎为生到旅游兴村

  听着潺潺流水,顺着干净整洁的村道,采访组一行走进才召村村委会副主任扎西家。

  院子里,绿草茵茵,鲜花开得正艳,阵阵清香扑鼻;院子中间,一条石子路直通客厅;屋里,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一应俱全。

  “这所房子是2005年国家投资7万元援建的,有140多平方米,5间房。”说起现在的住房,扎西的眼中满是感激之情。

  1965年,国务院正式批准珞巴族为我国第55个少数民族,并由政府出资修建房屋,将散居在南伊沟的珞巴族群众从高山上搬迁到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并将南伊、琼林、才召三个行政村合并设立南伊人民公社,1988年在南伊人民公社的基础上成立了南伊珞巴民族乡,从此,珞巴人开始了自己崭新的生活。

  2014年,扎西当选为才召村村委会副主任。

  “我们通过民主选举干部,这样选举出来的干部才能真正为群众办实事。”才召村村民亚达儿对目前的村干部很满意。

  “这几年,党的政策越来越好。”扎西掰着手指头给记者算了算自家的经济账:“去年,我家领取公益林补贴15000元、草场补贴2700元、农机具补贴9800元、粮食补贴900元,总共近3万元呢。”

  当我们与扎西交谈时,他的爱人卓玛正在村里的珞巴族服饰加工坊忙碌,卓玛告诉记者,珞巴织布和服饰是珞巴族的特色产品,加工坊这份工作既传承了本民族的文化,还能补贴家用,制作出来的产品由县旅游局统一销售,一年能增加好几千元收入。

  “下一步,投资8500万元的旅游大环线建成,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对未来,扎西充满了希望。

  从以狩猎为生,到刚下山时的无所适从,到后来学会种植青稞、小麦,再到如今吃上旅游饭、过上好日子,珞巴族群众经历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命运转折,获得了新生。

  索朗群增

  靠旅游致富的“小老板”

  从乡政府到琼林村的路上,“索朗群增家庭旅馆”的招牌格外醒目,走进院子,主人索朗群增热情地招呼大家,并让记者参观了家庭旅馆。

  旅馆走廊两侧,写满了游客的留言,既有旅游的感受,也有感谢索朗群增的话语;客房里,贴着很多展示珞巴族民俗风情的宣传画。看得出来,索朗群增在认真地经营着自家的生意。

  “我们这里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旅游资源,既可以观赏风景,还可以体验珞巴族民风民俗。”说起开家庭旅馆的初衷,索朗群增这样告诉我们。

  在厨房里的案子上,摆放着制作石锅鸡的食材、新鲜的野生木耳和各种野生菌类。

  “这些新鲜食材很受游客欢迎,旅游旺季时常供不应求,一年下来挣个两三万元没问题。”索朗群增开心地说。

  在索朗群增的“鼓动”下,爱人白玛拉珍也不甘落后,在南伊沟天边牧场边搭起了烧烤架,早晨从南伊河里捕捞新鲜的南伊无鳞鱼,下午现场烤制售卖给游客。“南伊无鳞鱼每天能卖二三十条,此外,我们还卖藏香猪肉、牦牛肉、本地蔬菜。”白玛拉珍向我们介绍。

  记者看到,白玛拉珍的烧烤生意相当不错,虽然每年只在6-9月份摆摊,但也有一万多元的收入。

  “以前要挣钱还得跑到外地去,现在,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还当了‘小老板’。”白玛拉珍笑着对记者说。

  达娃

  “80后”珞巴族人大代表

  自治区人大代表、南伊乡琼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达娃是当地的“名人”,不仅是自治区人代会林芝代表团最年轻的人大代表,而且还是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

  达娃家就在琼林村天边牧场的旁边。2002年,初中毕业、刚满17岁的达娃当选为村委会副主任,2011年,又被村民推选为琼林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2012年当选为自治区人大代表。

  “作为珞巴族人大代表,我希望能为基层群众建言献策,让更多的人关注我们人口较少民族。”谈起人大代表的职责,达娃如是说。

  2012年,作为人大代表第一次履职的达娃,内心还有一丝紧张,“生怕自己做不好,辜负乡亲们的期望。”谈起当时的感受,达娃不好意思地说。

  经过充分调研,达娃提交了请求自治区将珞巴族“加英”说唱艺术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建议。没过多久,达娃的建议很快有了下文,2013年7月,“加英”说唱艺术被列入米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县文化局还拨付一定的保护和传承经费。

  “希望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珞巴族的‘加英’说唱艺术能够发扬光大并永远传承下去。”话语间,达娃的脸上透露出一丝期许。

  2013年,达娃又将目光对准了人口较少民族的教育问题。在调研中,他发现,尽管现在自治区实行了教育“三包”政策,但还是有部分学生因为家境困难导致辍学。

  他在当年的自治区“两会”上提出建议:希望设立人口较少民族助学金。相关部门最后给出了答复:由于已经实行教育“三包”政策,目前设立人口较少民族助学金的愿望难以实现,但如果有学生家境实在困难,可通过村、乡出具证明,由县民政、教育等部门给予每人每年5000元补贴。这样的答复让达娃非常满意。

  看到党和政府这么重视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传承、教育等问题,作为人大代表的达娃履职尽责的积极性更高了。

  “2014年,我提出了关于培养人口较少民族干部的建议。”达娃说,“我希望珞巴族的大学生毕业后能够回乡就业或创业,他们了解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语言,又受过高等教育,希望他们能为珞巴族的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达娃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像珞巴族这样的人口较少民族,一定能够发展得更快、更好。

  一道沟、一条河、一片原始森林、一个独特的民族,赋予了这片土地神奇的魅力,而党的好政策让这个神奇的地方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关键词:南伊,圣地,幸福

责任编辑:张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