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故事首先是真故事

来源: 中国教育报 作者: 2015-08-10 09:13: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原标题:好故事首先是真故事

■杨国营

说起最近教育圈的热门新闻人物,“乔东”这个名字不得不提。在媒体最初的报道中,他本是一个励志“好故事”的主人公,然而随着剧情的不断反转,励志正剧变成了真假难辨的悬疑剧,最终被证实是一场闹剧:“好故事”基本事实有误。

事发于数天前,有媒体以“端着‘铁饭碗’,内心仍不安——人大本科毕业‘回炉’读高职,图啥”为题,报道了所谓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10届本科毕业生“乔东”,回家乡工作两年之后,重新到江苏一所职业技术学院学习的故事。其实,这本不算什么新鲜事,近几年媒体报道过不少类似案例。最近,还有媒体报道了一则“职校生进清华当实训老师”的案例。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当下,“人大学生‘回炉’读高职”对于促进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具有一定的舆论引导作用,本不失为一则“好故事”。但是,“好故事”很快露了馅。人大新闻学院2010届本科毕业生们调查发现,同学中并无“乔东”其人。他们随即向相关媒体发出公开信,指出该报道存在重大纰漏。最终,经过核查,相关媒体正式道歉。当事人“乔东”随后也公开道歉,承认自己的准确身份是“人大自考生”。

如果说上述这起案例更多的是媒体采编不规范的问题,在接近真相的过程中,媒体需要面对的不确定性还有很多,有时很隐蔽。

日前,一篇“最悲伤作文”在网络上疯传。四川凉山的一位四年级彝族小姑娘描写了母亲从生病到去世的过程,尤其是一句“饭做好,去叫妈妈,妈妈已经死了”,令人心碎。短短几百字的一篇作文,感动了无数国人。据媒体报道,仅一天时间,小女孩和家人就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捐款近百万元。

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说,这无疑是一则难得的“好故事”,尽管它极尽哀伤。从传播效果来说,这则报道让公众对于我国边远贫困地区的民生艰难以及教育落后有了一个强烈的感性认知,或许将有助于当地扶贫攻坚工作的整体推进。然而,不和谐的插曲又出现了。有人质疑这篇作文是由枪手代笔,并非小姑娘原文。这种声音初听起来非常刺耳,但当地政府部门的调查报告显示,支教教师的确对小姑娘的原文进行了改写,并让她又照着抄写了一遍。当事教师解释称,只是对作文进行了重新整理,主要内容都是小姑娘写的,自己只是“修改了行文格式和错别字”。但是,这难免多多少少削弱了这则“好故事”的价值。

类似案例还有不少。一些热点新闻事件原本有着很好的舆论导向和传播效果,但后来却被发现,表面上的“好故事”背后,却存在一定程度的包装、美化甚至造假行为。无论问题出在新闻媒体还是新闻当事人身上,这种现象都值得警惕。比如最近曾引发关注的“女大学生欲借200万尽孝”一事,其核心新闻要素本是“尽孝”,即一个年轻女孩想让父母在城市过上有房有社保的安定生活。这原本应该是一个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好故事”。但是,由于“女大学生”“借钱”“报答”等新闻元素的驳杂,让事件迅速被扭曲为“卖身尽孝”的恶俗桥段。随着媒体进一步爆出这名女大学生家庭并不是特别困难,其父年收入20万等情节,尽管这名女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但更多的人开始质疑她动机不纯,各种恶评纷至沓来。女生借钱尽孝的愿望不仅难以实现,还让这个原本看起来是个“好故事”的新闻事件“烂了尾”。

“讲好中国故事”是当前新闻工作者的一条重要工作方针。教育舆论场需要“好故事”,也存在不少“好故事”,能否讲好,考验着媒体工作者的能力和智慧。从大的方面来说,我们的整个社会都需要“好故事”,因为它们能够传递社会稀缺的正能量,承载主流价值。然而,如果新闻事件在事实层面存在瑕疵,无疑将削弱其传播价值,甚至产生意想不到的负面效果。一个立不住的“好故事”,怎能撑起主流价值?损害媒体公信力事小,危害社会诚信体系事大。

一周舆情榜(8.2-8.8)

(中教舆情监测数据)

排名 新闻事件 转载量
1 “最悲伤作文”被质疑是枪手所写 老师回应只改了格式 325
2 考生揭艺考舞弊:老师变身考生 厕所交换答卷 256
3 中国教师赴英国进行中国式教学 219
4 学生卖挂科险2天售100份 已有保险公司接洽 219
5 三部门:领导干部每学期至少上一次高校讲台 156
6 毕业生“回炉”读高职?人大:全日制学生无此人 149
7 一名博士的疑问:我们要继续科研还是养家糊口? 143
8 教育部:不劳而获思想有所蔓延 要加强劳动教育 140
9 女毕业生欲借200万尽孝:后半生为你而活 108
10 录取通知书“捆绑”电话卡 业内人士:暗藏利益链 86

关键词:好故事,艺考,乔东,女大学生,最悲伤作文,捆绑,高职,新闻事件,人

责任编辑:jockbang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