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北一个山村的十年之变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作者: 2015-08-06 04:21: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原标题:浙北一个山村的十年之变

余村位于浙江北部的安吉县,是该县天荒坪镇的一个小山村。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来到这里,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断。

10年过去,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这个曾经粉尘蔽日的小山村,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而追寻山村的变迁,也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最好例证。

“当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时候,要学会放弃”

余村,因境内天目山余脉余岭而得名。走进盛夏时节的余村,三面青山环绕,溪水澄澈,群山苍翠。

然而,10多年前的余村并不是这样。村民告诉记者,那时一进村,面对的就是烟尘、灰土,听到的是开矿的炮声和机器的轰鸣。

余村山上青灰的山石是优质的石灰岩资源,也是村里最重要的资源。村委会主任潘文革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因山多地少,村里“靠山吃山”,炸山开石矿、建水泥厂,“全村280户村民,一半以上家庭有人在矿区”。

靠着“石头经济”,余村也因此风光无限。潘文革介绍说,当年余村一年的纯收入就有100多万元,最高时达到两百多万元,是安吉全县有名的“首富村”。

但好景不长,“靠山吃山”,靠着“石头经济”富起来的余村,很快尝到了苦头。

村民俞小平的家就在曾经的矿区附近。他说,因为开矿用炸药,经常听到震耳的炮声,竹林上空飞沙走石,溪里的水都是白泥浆,整个村子灰头土脸,常年一片灰蒙蒙。“竹林里的笋,因为被粉尘覆盖,长得也一年比一年小”。

除了污染的环境,村民还得防着“飞来横祸”,短短几年就有5名矿工因为事故失去了生命。曾在矿山开拖拉机的村民潘春林说,一进矿区就会提心吊胆,害怕“天上掉下块石头来”。

污染的代价、逝去的生命,让余村人反思“靠山吃山”的发展模式,并痛下决心,决定封山护林、“养山富山”。2003年至2005年,村里相继关停了矿山和水泥厂。

脱离“石头经济”后,余村集体年收入一下缩水到不足原来的十分之一。“开山炸石的炮声停了,全村半数村民‘失业’,村里的发展也陷入了困境。” 潘文革说。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来到余村考察,对余村人关停矿山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他们是“高明之举”。他告诉余村人,“不要以环境为代价去推动经济增长,因为这样的经济增长不是发展。我们过去讲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当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时候,要学会放弃,要知道选择,发展有多种多样”,并鼓励他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总书记的话,给我们指明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潘文革说。

从“卖石头”到“卖风景”

此后,余村重新编制发展规划,把全村划分为生态旅游区、美丽宜居区和田园观光区等区块,将村民生活、生产与发展空间重新布局。并挤出所剩不多的集体资金修复冷水洞水库,拆除余村溪边所有违法建筑,借助境内有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这个装机容量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景区,利用村里历年的积累,投资建设荷花山景区。

经过10年的发展,昔日尘土满天的余村已成为游客留恋的美丽乡村精品村,优美的环境、美丽的风景,引来了八方游客。

2005年,离开矿区工作以后,潘春林借债几十万元,办起全村第一家农家乐——“春林山庄”。

“当时许多人质疑,‘农家乐’谁会来?” 潘春林说。但如今,“春林山庄”已走过10年,不仅如此,老潘还联合村里其他4户农民,发展农家乐的连锁品牌,日接待游客逾百名,年营业额超过100万元。以此为基础,老潘又创办了自己的旅游公司,提供50多个就业岗位,长年接待来自上海、杭州、南京、苏州等地的游客。

据悉,2014年余村的旅游休闲经济已达每年1000多万元的产值规模,年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

46岁的胡加兴,如今是荷花山景区的总经理。2008年,这位曾经的水泥厂工人,看着矿山关停后渐渐变清的溪水,在村里治水的基础上,又出钱请人进一步清理溪道、加固堤岸,还特别设计了溪道坡度的落差,搞起了“荷花山漂流”。

这个当时在村民看来有点儿“疯狂”的举动,很快带来了效益:50条橡皮艇下水后几个月,就累计有上万名游客前来体验。2014年,到荷花山漂流的游客超过5万人次,营业额高达220多万元。旅游旺季时,有60多位村民在漂流景区工作。

胡加兴说,当时没人看好这个旅游项目,村里人笑自己是“傻大胆”,“工人们怕工钱打水漂,我只好每天都带着现金在溪边结算”。

绿色发展,让余村多了传奇。2013年,胡加兴的昔日工友俞金宝也结束在外闯荡的日子,回到村里,紧邻着荷花山漂流办起了生态采摘园。

潘文革说,把生态景观、农耕文明、民俗节庆、地质探险等元素整合在一起,在余村形成可游可赏、亦耕亦采、有趣有乐的新型乡村生态经济,把绿水青山的文章做到极致。

目前,余村已拥有3个旅游景区,14家农家乐、床位410张。2014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677元,是10年前卖石头的5倍之多。

安吉县委书记单锦炎认为,从“卖石头”到“卖风景”,余村的10年变迁,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最好佐证。

经济要对环境让步

在余村人看来,今天的余村过的仍然是“靠山吃山”的日子。

但显然,“此山”非“彼山”。 潘文革说,昔日矿山经济鼓了腰包,毁了山林,过的是尘土飞扬的日子;现在山上的竹林,是美了乡村,富了百姓。

据介绍,现在余村280户人家,有200多辆小轿车,有60余户村民建起了别墅,有的在城里还有房。村集体资产达到4572万元,全村公益林面积超过6000亩。10年时间,全村投入累计超过千万元,这个远离都市的小山村公共绿化面积达到两万余平方米。

得益于环境优势,余村一眼望不到边的竹海也搭上了绿色经济的“快车”,一棵棵竹子变成了能吃的竹笋、能喝的竹饮料、能穿的竹纤维成衣、能出口的竹制品和竹工艺品。远道而来的一批批游客,还带动了笋干、茶叶、土鸡等的销售。

村里还建起了文化礼堂、文化大舞台、灯光球场。每到夜晚,老年人打门球,青年和学生打篮球、乒乓球,妇女在文化大舞台跳舞。每逢节日,村里也像央视一样办晚会,村民们自编自演、自娱自乐。值得一提的是,十余年来,余村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案件。

潘文革认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给了村民一颗“定心丸”。“经济要对环境让步,习总书记的话坚定了我们坚持生态发展的信心”。

在村文化礼堂出口处,左右两面墙上贴满了照片。一边是各种如画美景,一边是村民笑容满面的照片,两旁各有五个大字:绿水青山路、幸福余村人。

村道正中,一棵古银杏树枝繁叶茂,村民告诉记者,这是他们在修路时特意避让、保护起来的。

关键词:村民,石灰岩资源,浙北,山村,靠山吃山,矿山,2005年,农家乐,

责任编辑:jockbang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