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式教育”遇上“英国式散漫”
原标题:当“中国式教育”遇上“英国式散漫” 作为班主任和数学老师,来自杭州的邹海连也遇到了难题。他第一次介绍勾股定理时,希望想让学生自己发现、证明并应用该定理,但很多学生却认为没有必要证明,知道如何运用就足够了。 据英国媒体报道,中国老师认为英国学生普遍缺少学习动力,而其根源在于政府的福利制度。《每日邮报》引述一位中国老师的话说,英国学生即使不工作,也能拿到福利,所以不用为自己的未来担心。“如果政府削减福利,迫使人们去工作,那时候他们的看法就会有所改变。” 但实验学校校长斯特劳格尔对中国式教学并不“感冒”,并用“非常枯燥”来形容。斯特劳格尔认为,中国式教学与英国文化和价值观产生了冲突,“我的学生们习惯上课问问题,他们期望自己的想法得到尊重。”他也为自己的学生们辩护,称其纪律并不像中国老师形容得那么散漫。 引发舆论热议 该纪录片名为 《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国学校》,被分为三集从4日晚起在BBC正式播出,但先期曝出的新闻已引起媒体和网友的热议。 《每日电讯报》前驻华记者斯宾塞撰文说,英国广播公司的系列纪录片说明了很多问题。英国学校的现状是,离开学校的教师都抱怨学生散漫无纪律,他们不能专心教学,得花很大精力去控制混乱的课堂。中国学校的做法截然不同,他们知道如何培养聪明、听话而且有雄心的青少年。而《每日邮报》的报道收到了近2700条评论。 网友“弗拉明戈”嘲讽校长的“护短”言论,建议他隐名埋姓到其他学校当老师。一位来自格拉斯哥市的网友表示,中国老师只是在陈述事实,散漫的学生只是当前社会的产物,现在的课堂上缺乏有效的教学。 也有不少人认为,父母应该为孩子的散漫承担责任。有一位网友表示,孩子需要在家就学会尊重长辈,进而在学校尊重老师。在公立学校教书34年的网友“丹尼”认为,孩子散漫与社会福利无关,“孩子们都是在向父母及其他成年人学习”。 也有网友理性地表示,中英两国教育各有优劣,不该放大一方的缺点来证明别人是最好的,“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激起一些争论和敌意”。 据了解,汉普郡博航特中学是被英国教育标准局评为“杰出”的学校。(驻欧记者王钰深) 上一页12 上一页12 |
关键词:当老师,纪律,南京外国语学校,课堂,英国式散漫,实验班,中国式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