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赞臣在华行贿被罚不认错 舆论不满“洋贿赂”频发

来源: 人民网-舆情频道 作者: 2015-08-04 13:23: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7月27日至8月2日期间,“美赞臣在华行贿被美SEC罚款 只字不提道歉”话题成为食品行业热度最高话题,美赞臣“拍钱了事”的态度遭到国内舆论一致指责。

乳制品行业,除了“美赞臣行贿”事件外,“洋奶粉”代购话题也是本周关注热点,媒体聚焦代购奶粉价格、销量、真假问题,再对监管发出疑问,网民则认为奶粉代购火爆源于民众对国内乳制品安全的极度不信任感。食品安全领域,“瘦肉精”问题肉再现市场,媒体重点关注了两部委连发四文严查禁药滥用,梳理了多年来频发的“瘦肉精”问题,指出监管漏洞是“瘦肉精”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沃尔玛由于被检出“瘦肉精”猪肉,让自己深陷舆论漩涡,处置不力加剧了舆论质疑。酒水行业,孔府家携手酒仙网推出“朋自远方”网络定制酒,引发舆论关注互联网定制酒对酒企转型的帮助。

【食品行业舆情热点解读】

1.美赞臣在华行贿被美SEC罚款 只字不提道歉

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7月29日披露,美赞臣因在华行贿违反美国《反海外腐败法》,SEC对其处以1203万美元的罚款。针对这一事,美赞臣公司并没有对涉嫌违法或违反商业道德的行为道歉,而是在声明中指出,“本次和解是对美赞臣配合调查,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完善其合规功能和流程的一种肯定”。美赞臣公司首席执行官Kasper Jakobsen表示,“很高兴”与美国证券交易监督委员会达成最终协议,并称中国是美赞臣最重要的市场之一,有信心继续保持在中国市场的长期增长。

业内关心行贿事件对美赞臣和外资乳企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媒体报道指出,市场普遍猜测,调查或涉及2013年被曝光的“第一口奶”事件。2013年央视揭“第一口奶”黑幕,多美滋、美赞臣等品牌牵涉其中。多美滋受到影响,在中国市场退出了前十,而美赞臣及时调整策略,规避了风险。舆论关注此次SEC对美赞臣的处罚会产生何种影响,分析人士认为,美赞臣对这一和解协议的达成,对于美赞臣的负面影响或不大,因为事件已经延续近两年,美赞臣在中国目前遇到的更重要的挑战来自于市场的变化。但“第一口”事件已经在悄悄影响产业重构,外资品牌认识到政策风险对奶粉行业有致命影响,因此未来可能会降低洋奶粉对中国的投资风险,通过跨境电商代替现有的国内生产业务。

美赞臣只字不提道歉,“很高兴”的表述引发了媒体和网民的强烈不满。《新华食品》发出“美赞臣,你高兴啥?”的质疑,指出美赞臣“拍钱了事”的态度,会变相激励其他竞争者在“第一口奶”上的黑暗营销,促使整个乳业的发展异变愈演愈烈。认为美赞臣比肩曾经“犯事”多美滋,则可能踏上“被甩”的结局。网民对美赞臣的回应态度也表示了不满,认为其对行贿一事只字未提道歉是毫无悔改的行为。同时,舆论也逐渐将目光转向受贿者,以及中国有关部门是否会对美赞臣采取惩罚措施上,网民强烈要求披露美赞臣贿赂的中国医药和医生,并强烈呼吁中国对美赞臣进行惩罚。目前,已有律师举报美赞臣,请求中国司法机构对美赞臣尽快立案调查并进行严惩,此举获得了舆论的肯定和支持。

外企在华行贿频发,“洋贿赂”成为舆论关注话题。近年来,外企在华行贿事件屡见不鲜,葛兰素史克、IBM、雅芳等都在中国出现了“贿赂门”。分析人士认为,“洋贿赂”频发,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医疗保健行业管理比较严格,外国企业想要打开中国市场比较难,行贿便成了一种投机取巧走捷径的做法。另一方面,我国对外企贿赂的案例惩罚力度相对较弱,防范机制尚不完善。网民则认为,外企在华行贿有“入乡随俗”的讽刺感,根本上是法律法规不完善,中国对外企监管力度不足所造成的。

2.“瘦肉精”卷土重来 沃尔玛再陷舆论风波

7月2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公布了5月至6月抽检畜禽肉结果,本次抽检共420批次样品,发现不合格样品11批次,涉及北京、黑龙江、福建、河南、四川等省份的11家企业,其中在沃尔玛深国投百货有限公司哈尔滨友谊路分店抽检的“森顺恒发前臀尖”样品检出沙丁胺醇(俗称瘦肉精),样品标称生产企业为北京森顺恒发商贸有限公司。

关于“瘦肉精”卷土重来、沃尔玛被检出“瘦肉精”猪肉等话题立刻引爆舆论关注点。媒体梳理多年来频繁暴露的“瘦肉精”问题,关注两部委连发四文严查禁药滥用,聚焦沃尔玛对“瘦肉精”问题的回应和应对。评论类报道集中在批评食品监管存在较大漏洞,提出应加强监管力度,同时依靠政府部门培育健康规范的市场,实现市场的优胜劣汰。此外,出现评论对沃尔玛被曝“瘦肉精”后拒绝回应表示了批评态度。网民吐槽不让人省心的肉制品,指责有关部门监管不严,国内畜禽肉安全监管体系不完善。

肉制品安全问题频现,部门监管遭诟病。“僵尸肉”话题热度刚刚有所下降,“瘦肉精”问题的出现,再次将肉制品的食品安全质量问题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国家食药监管局公布的抽检结果显示出“瘦肉精”问题肉卷土重来,公众的不满和担忧依然占据舆论主流,而监管存在的漏洞则成为网民和媒体共同批评和反思的对象。从过往的媒体报道来看,国家在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严打“瘦肉精”猪肉,但“瘦肉精”问题依然屡禁不止,使得舆论质疑这些监管流于形式,并要求监管部门协调合作,建立常态化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

沃尔玛陷入舆论风波,企业形象受损严重。在被曝光存在“瘦肉精”猪肉后,媒体就立即将视线转向了沃尔玛,沃尔玛的回应成为了关注焦点。虽然沃尔玛7月30日发表声明称,已经暂停和有关供肉商的合作,强调该批次产品未供应北京市场,但质疑声仍然占据主流,这主要是源于:一是沃尔玛给公众留下了食品质量问题多发的“刻板印象”。此前,假冒绿色猪肉、狐狸肉冒充牛肉事件让沃尔玛的公信力严重下降,知名企业的信誉度很大程度上被削弱。二是沃尔玛拒绝回答细节问题被认为是逃避问题。要求给出供应商和流向哪个门店,属于消费者的正当权益,沃尔玛初期没有对此给出具体回应,只是指出该批次产品未供应北京市场,此后,媒体对此提出了众多疑问,加剧了沃玛尔应对不力带来的质疑。沃尔玛在中国可谓“劣迹斑斑”,频繁出现的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消耗了作为知名品牌企业所塑造的信誉度。网民在批评国内监管部门在监管链条中存在的种种漏洞之外,对于涉事企业违规惩罚太轻也表示了强烈的不满,认为惩罚力度不够,导致某些企业屡屡触碰“红线”,不思悔改,呼吁加大惩罚力度,坚守中国食品安全底线。

3.海外代购洋奶粉真假成迷 两舆论场出现分化

本周,奶粉代购话题热度上升,众多媒体对洋奶粉的价格、销量、真假等问题发出质疑。媒体提出众多问题,包括洋奶粉的“高大上”外衣下,究竟裹着多少疑点?能不能保真?价格和销量背后有无猫腻?媒体的分析指出,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利润空间,导致“洋奶粉”代购行业鱼龙混杂,疑点丛生,消费者防不胜防。至此,“洋奶粉”舆论关注度显著提升,奶粉代购的巨大需求、国内乳业的发展缓慢、国内监管的不力都成为民众热议话题。

媒体多以《奶粉代购挂“洋头”价低量大耍“噱头”》、《代购奶粉造假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洋奶粉代购鱼龙混杂》等标题直接指出代购奶粉问题。主要报道内容也较为一致,主要集中于代购奶粉的价格、销量和真假问题:一是价格成迷,有些超低价根本不符合实际;二是销量成迷,某网店单月销量达到9000多笔,业内人士深表怀疑;三是真假成谜,指出一些网络批发平台上没有授权证书的经销商拿到的货“不一定是品牌生产的,或者根本就是假冒的”。

媒体舆论场和网民舆论场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奶粉代购话题重新兴起,成为舆论热议话题,新华网、《经济参考报》等媒体从价格、销量、真假等角度出发,说明了代购奶粉的鱼龙混杂和“不靠谱”,部分媒体从监管角度提出对待代购奶粉大规模造假要加强监管。相比媒体舆论场的“言辞凿凿”,网民舆论场则对奶粉代购市场给予了更为“宽容”的态度。不少网民对媒体报道的海外代购市场混乱表示了怀疑,认为海淘影响国内市场,媒体报道是在为某些国内厂家“抱不平”,同时认为代购出现假货也是国内不良厂家出口转内销造成的。网民舆论场与媒体舆论场出现如此大的分化,重要原因是国内民众在国内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态势下形成的极度不安全感,国内奶粉生产厂家的公信力总体偏低。

奶粉代购监管日趋加强,但网络代购风险犹在。近年来,关于奶粉代购的政策不断出台,2014年5月,未经注册的境外生产企业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不允许进口实施后。舆论称,这道史上最严“洋奶粉新规”欲将非正规洋奶粉挡在国门外。而目前,实体店市场的奶粉代购问题已经弱化,但网上代购却愈发兴起,相关监管仍处于缺失状态。国内消费者对奶粉的需求大,代购仍有很大市场,这一方面需要国内乳企加强公信力和信誉度建设,提升消费者信赖度,另一方面,则需要国家有关部门秉着对婴幼儿健康的保护,加强网络代购的规范和保护,弥补网络市场的监管漏洞。

4.孔府家携手酒仙网推网络定制酒网络定制酒渐成市场热点

曲阜孔府家酒业有限公司7月28日对外宣布将推出一款网络专销产品“朋自远方”,并指定酒仙网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为独家网络销售平台。据悉,在“朋自远方”研发的过程中,酒仙网便通过小包装对新品的酒质进行了公测,让消费者品鉴并得到了良好的反馈意见,最终选定使用浓、清、酱、芝四香合一的儒雅香型。

网络定制酒走红,成为酒业转型重要手段。近年来,白酒企业加速转型,各大酒企竞相投入互联网电商,推出网络定制酒,包括贵州茅台、泸州老窖、山西汾酒等在内的知名酒企都投身其中。2014年,泸州老窖联合酒仙网推出“三人炫”网络定制白酒84天卖100万瓶的销售业绩更是震惊酒水行业,成为酒业尝试转型的标杆。业内人士认为,网络定制酒是互联网时代酒企和电商合作的新兴产物,其成功之处在于,一方面,互联网产品合理地规避了一直以来酒企和酒类电商困惑的线上线下渠道价格不一致的冲突,另一方面,互联网思维下诞生的定制酒,充分运用了社会化营销、线上发布等新型手段,组合拳突破了传统的销量瓶颈,让酒企发现了发展的新道路。

“互联网+”向全行业袭来,酒企积极拥抱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但其舆情风险也不容小觑。网络定制酒的竞争已经趋于白热化,分析人士指出白酒行业的标准化建设仍很滞后,年份酒等各种概念满天飞,消费者无从知晓酒的品质及价格,信息的不透明性已经成为白酒行业互联网营销最大软肋,也给酒企的转型带来了一定的舆情风险。对于酒企来说,行业整体仍处于不稳定的调整期,网络定制酒犹如双刃剑,充分利用,和电商挖掘共赢点,可能赢得更大市场,但鉴于目前缺乏相关的标准规范,投入不慎也很容易造成市场和产品的混乱,反过来影响企业的自身发展。

关键词:美赞臣,瘦肉精,行贿,舆论,沃玛尔,不合格样品,第一口,洋奶粉,洋

责任编辑:jockbang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