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不再“取之不尽”是件好事

来源: 人民网-观点频道 作者: 2015-08-03 14:48: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近日,人社部发布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我国农村在外务工人数仅同比增长1%,农民工不再是取之不尽的劳动力“蓄水池”,人力成本上升趋势不可逆转(京华时报8月2日报道)。

当下农民工数量不再是取之不尽,而更为严峻的问题是,农民工群体的“质量”转型和升级,恐怕才是更为迫切的。 无论是转变产业结构,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都绕不过一个重要的节点,那就是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世界经济发展史证明,经济的每一次向上流动,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人。首先,新经济是技术变革的结果,而研发从来就离不开人类的智慧。其次,新经济确立之后,原有的劳动力就必须接受培训才能为新经济服务。新经济的发展快慢与否,取决于社会能否迅速提供新经济所需要的人力资本和高技能劳动力。此外,经济转型还需要大量的第三方服务人员,这些人员都需要社会重新给予培养,给予提升,才能真正夯实新经济的社会基础。

现代经济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与传统经济相比要小得多,经济的内生增长越来越依赖于人力资源的进取心和创新意识。因为在现代经济中,企业已由原来提供产品的主体转变为服务主体。而服务的好坏,则更看重个体劳动者的素质、积极性和主动精神,以及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

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大业迫切需要与之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结构。有了高素质人力资源的支撑,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就不可能死灰复燃,因为现有的发展方式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回报。尤其是各个地方要发展高端制造业,就该主动培养更高级的人力资源,将变成一个产业工人随时能参加培训的大学校。总结这几年来珠三角长三角招工难的发展经验和教训,也不难发现,那种召之即来、来之即用的传统廉价劳动力招工模式,最终会导致中国制造始终徘徊于产业链末端,连一个马桶都竞争不过日本等对手。

因此,农民工数量增量有限,其实是件好事。因为政府和企业意识到,必须从存量上做文章,提升农民工的专业技能。比如,教育链条上对于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再造,至少不要让中国只有一个蓝翔职业技术学校。比如,企业对于工人的在岗技能培训,不能再当甩手掌柜。

只有整体提升产业工人的知识素养和文明素养,才能让中国制造焕发活力。如果不重视相关的顶层设计和执行战略,劳动力还会流失,人力资源不读短缺,企业和产业依然只能依靠世界产业链上游的施舍过日子。由此而来的巨大风险都会让中国经济走向无法克服的瓶颈。

因此,明确到农民工数量增加日益有限的不可逆趋势,就必须真正实施将农民转型为现代技能蓝领的转型和升级战略,给农民工一个学好技能、赚更多钱的圆梦机会,也要中国制造乃至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获得更牢固的发展基础。

关键词:农民工群体,新经济,蓄水池,质量,内生增长,向上流动,职业技术学校

责任编辑:jockbang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