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北上广深仅不到一半人准时回家吃饭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2015-07-30 09:25:17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回家吃饭”,愿望还是奢望(微议录)

  人们总呼吁“常回家看看”,可如今连“常回家吃饭”都成了奢侈。一项调查显示,在“北上广深”,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准时回家吃饭,北京最少,只有38%。

  不回家吃饭,有很多原因;而赶回家,只需要一个理由:陪伴。然而,这么多人难以回家吃饭,是现代都市生活使然么?这会不会悄然减弱人们对家的情感和认同?本期“微议录”,让我们一起品味“回家吃饭”背后的文化情感。

  参与互动,请关注“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号:rmrbpl)和本版。

  ——编者

  家是精神的补给站

  回家吃饭,是个让人暖心的字眼。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家里的饭不比酒店里的山珍海味,也未必讲究摆盘造型,但即便只有一碗白粥就着小菜,也有不一样的味道,给人不可替代的满足感。因为酒店里的社交宴请,情感交流是第二位的。而家里的饭菜,则凝聚着无言的关心与慰藉。不用多说什么,做饭本身就能暖心。我相信,回家吃饭是治愈系的。所以,“你爱我,快回家吃饭;我爱你,我会喊你回家吃饭”。

  ——@赵静

  “常回家看看”是一种快乐,“常回家吃饭”更是人生乐事。回家吃饭不只是为了碰面,更在于沟通和交流。现代人面临种种问题,比如工作压力、人际交往的紧张需要舒缓,在外遭受的喜怒悲欢也需要分享……家无疑起到了一个精神补给站的作用,而回家吃饭则是一种具体的形式。某位影视明星曾说,“20年来我演得最好的角色是妈妈,如今我也是为人做饭的妈妈,回家了,吃饭了……”这样说,不知是否让你动了“常回家吃饭”的心?

  ——@毛开云

  回不去也无须道德化

  一天的工作下来,回家吃饭真心“伤不起”。对上班族而言,吃饭首先意味着补充能量,从效率上讲,回家吃并非最优选择。白天在单位忙碌奔波,下班后再花时间做饭,一顿烟熏火燎汗流浃背,吃得仓促狼狈,寂静无声,何谈围炉而坐、其乐融融?随着生活节奏的变化,回不回家吃饭也应该“去道德化”。下班后,不如或与同事聚餐,发泄一天的紧张和疲惫;或与同学见面,联络彼此之间的感情;或直接家庭聚会,开开心心吃顿大餐。

  ——@潇潇

  回家吃饭是一种渴望,但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奢望,我只能孤独地在食堂吃饭。由于交通不便、工作安排、人情往来等因素,回家吃饭的念头刚生出来,马上心知不可能。当然,这并非情感上有什么纠结。记得小时候,每当夕阳西下的时候,母亲在村头吆喝回家吃饭的声音,宛若天籁!我想,以后只要条件允许,就尽量挤时间回家,陪家人吃饭,让高兴或者不高兴的事情,都伴随着氤氲的饭菜香味和欢歌笑语,化为每天的畅快。

  ——@dunlao

  心有守望家就在那里

  在传统文化中,回家吃饭是天经地义的事。然而,对在外打工的我们来说,回家吃饭是很辛苦的。我与妻子早上8点上班,晚上接近7点还在加班,回家吃饭基本是奢望。而像我这样进城打工的家庭,全国不知有多少!我们不是追求新的生活方式,收入也不够在外面胡吃海喝,只是没有条件实现这个最朴素的愿望。这是很多在外务工人员的心声。如果我们能在城里真正安下家,少一些后顾之忧,肯定会回家吃饭。当然,只要能守在一起,家也就在那里。

  ——@龙日晖

  毕业后在重庆工作,而老家在甘肃。一年最多回两次家,主要是国庆、春节长假期间。每次回家都紧赶慢赶,到家后第一件事就是吃妈妈做的烩面片。上班期间,回家吃饭只能成为一种愿望。随着人口不断迁徙,“家”的形态也在发生变化。曾经团聚的家人,现在或许只能四方守望。但这并不要紧,忙碌后、吃饭前,记着和家人嘘寒问暖就行了。一条短信、一条微信、一个电话,都可以将我们与家系在一起,感觉彼此的牵挂。回家吃饭不也是为了这个吗?

  ——@3L

关键词:北上广,北漂,生活

责任编辑:李雪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