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岁老兵批抗战神剧:人都会飞 实在是太假了
王焕根今年已92岁,但身体依旧硬朗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那一段炮火纷飞的年代,中华儿女为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用他们的血肉之躯筑成新的长城,保家卫国。 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如今的安居乐业。铭记历史,勿忘先烈,他们是抗战的亲历者,更是和平生活的创造者。 如今,70年过去,参加过抗战的老人,有很多人已经带着他们的故事从我们身边匆匆离去,而健在的,都已是耄耋老人。 从今天起,本报推出《敬礼抗战老兵》栏目,为读者呈现这些抗战老兵的故事,听他们讲述那段英勇惨烈的抗战历程,就是希望每个人都要铭记这段历史,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王焕根,92岁,出生于余姚。 1944年8月参加革命,194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伍后,先后任余姚县临山常备队战士、余上特务营三中队副班长,1945年10月随部队北撤,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战斗中负过伤,落下了残疾。1958年起,任余姚县百货公司干部,1982年10月离休,为二等乙级革命残废军人。 王焕根回忆,他家三代都是给别人做苦工,自己8岁那年就去给人家放牛。“那时候的生活,真的太艰苦了,正月初一到十五,我们全家老小都要去外面讨饭过活。”王焕根说,他们家本来是七兄妹,但只养活4个,其中一个还卖给了别人。 17岁那年,父亲去世。“我父亲得了伤寒病,去临山看病,结果被伪军抓去做了壮丁,父亲病得很厉害,根本干不动,就被他们打晕过去了。”王焕根说,多亏当地几个好心村民把父亲抬回家,但从此一病不起,不久去世了。 为安葬父亲,原本穷困的家庭更是欠了一大笔债。“为了还债,我和母亲开始做了贩盐的生意,做了一个多月,终于赚到一些钱,还清了债务。”王焕根说,那个生意简直就是刀口上讨生活,去上虞运盐,沿途都有日本鬼子和伪军把守,他母亲就被伪军抓住过一回,盐被抢走了,人还被打了一顿,庆幸的是终于逃了回来。 好景不长,三年后,母亲也得了伤寒病,走了,就剩下了他和两个弟弟。 “我父亲是被日伪军害死的,母亲也生病走了,外加日本鬼子烧杀抢掠,心里就产生了参军打鬼子的想法。”王焕根说,后来,他得知当地有浙东三五支队打鬼子,对士兵也好,就主动联系了当地的一个地下党员。该地下党员告诉他,部队在一个叫夏家村的地方,如果找不到,在赵家村还有一个常备队。 1944年8月的一天,20岁的王焕根瞒着家人,天不亮就走了,去找部队参军打鬼子。 “在夏家,我没有找到部队,但赵家,我找到了,后来就参加了余姚县临山常备队。”王焕根说,当时装备非常简陋,一个班才三五支枪,而且还是最差的炮筒枪,子弹也没几发。 抗战老兵王焕根,20岁那年就参加革命,打鬼子。 如今的王焕根已是92岁高龄,但他身体依旧非常硬朗,独自一人居住在一处一室一厅的房子里。在他的床边,挂着一件衬衣,上面挂着一枚枚奖章和纪念章,印证了烽火岁月里的伤痛与功勋。老人把这些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无论谁来看他,王焕根都会逐一介绍,讲述那段他亲身经历的抗战岁月。 今年7月17日,余姚市委老干部局举行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红色记忆”活动。王焕根和其他几位抗战离休老兵聚在一起,看着视频里抛头颅洒热血的烈士,追忆当年峥嵘岁月,王老思绪万千,回家后便准备了特殊党费,一到周一(7月20日)就通过组织进行上交。 说起这笔特殊党费,王焕根告诉记者,“饮水不忘掘井人,我们的幸福离不开烈士的牺牲。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这10000元特殊党费是自己的一点心意,只是想表达一名老党员的心愿,尽党员应尽的义务。” 除此之外,王焕根从2012年起主动要求结对一名贫困学生,每年资助2500元。 前不久,王焕根把保存几十年的“华东杭州市军管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两枚臂章捐给余姚市档案馆,让它们发挥自己更大的作用,让后人更好地牢记历史,珍惜现在美好生活。 如今,王焕根老人的生活非常有规律,每天早上五六点起床,晚上八九点睡觉。“我现在每天自己买菜做饭,身体还可以,平时就看看电视和玩玩电脑。”王焕根说,现在的幸福生活真的来之不易,那是成千上万的烈士用献血换来的,大家真的不应该忘记他们,更不应该忘记那段抗战的历史。 说到如今电视荧屏上的抗战题材电视剧,王焕根告诉记者,他很不喜欢,甚至是反感,人都会飞的,实在是太假了。 “到了1945年,常备队发展到了20多人,余上大队当时只有两个中队,就把我们拉出去,要成立第三中队。”王焕根说,那时,他成了机枪手,但没几发子弹,也是三中队副班长,一班大概有10个人,三五支枪,而且还是最差的炮筒枪,子弹也就三四发,外加两个手榴弹。 就是在这样条件下,他们还是英勇抗战,打击敌人。 “1945年六七月份的一天,具体时间记不太清楚了,吃过晚饭,部队去上虞小越打日伪军。”王焕根说,结果打了一个多小时,碉堡还是没攻下来,外加上虞城区的日本鬼子已经在路上赶来支援。 在此情况下,部队撤退到附近一座叫横山的小山上。“当时,我们三中队负责守在山顶,抢占制高点,其余在山脚下打伏击。”王焕根说,鬼子来得不多,就二三十人,看到山顶上有人,就用迫击炮打,一个战友就此牺牲了。 随后,山脚下的战斗也打响了,山下的两个中队痛击日本鬼子。“当时我们两个中队有几百人,没多久,鬼子就被打伤打死了好几个人,仓皇而逃。”王焕根说,日本鬼子躲进了半河村严家的一幢水泥洋房。 见状,王焕根所在的第三中队先行撤回到了根据地夏家。没过多久,第一、第二中队也先后回到了夏家。 “当天晚上,鬼子都在房子里,不敢走,一直到了白天,他们才抬着伤员和尸首逃回上虞。”王焕根说,这就是他第一次参加的战斗。 这场战斗后,过了几个月,日本投降了,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1945年10月,王焕根随部队北撤,又参加了解放战争。 |
关键词:神剧,王焕根,部队,中队,打鬼子,红色记忆,党费,敬礼抗战老兵,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