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绣传人谈产业化:工艺需设计 产品要体验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作者: 2015-07-17 16:11:1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17日讯(记者魏金金)湘绣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同时也是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工业化浪潮的持续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的传统工艺及其生存空间迅速消减。伴随越来越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日渐衰弱,甚至消失,湘绣的当代传承与创新活化问题重新回到公众视野。如何才能让湘绣重新焕发生机走进公众文化消费,走进更多百姓家庭?近日,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有幸采访到湘女湘绣公司董事长、湘女绣庄总经理刘雅。据悉,刘雅不仅是我国高级工艺美术大师,同时也是“文化部文化产业创业创意人才库”重点成员。

正在进行创作的刘雅

谈到刘雅,其实更应该从一件《银虎》绣品说起。俗话说“苏猫湘虎”,五年前,刘雅受到一张西方白虎照片的启示,意欲通过一种新的表现手法来创作湘绣经典题材—“虎”。期间,她通过糅合素描、油画、湘绣传统针法鬅毛针法等多种技法,最终绣出来这幅《银虎》这件作品,并于当年获得了“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鬅毛针湘绣极品《银虎》

刘雅谈到,一开始自己也并非专门从事湘绣创作开发,而是因为家族传承的关系,有幸从小就受到很浓郁的艺术熏陶,加之此前海外留学期间所感受的文化艺术的交流碰撞,自己在创作的过程中,相对而言,会更懂得如何借助创意来有效实现与传统湘绣的互动,如此一来,也就更容易创作出符合当下人们审美的艺术作品。据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了解,刘雅的母亲正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湘绣“鬅毛针”法第三代传承人柳建新。作为湘绣艺坛不可多得的既能执笔作画又能操针刺绣的全能艺人,柳建新潜心钻研,不断探索创新,其创立的湘女绣庄和柳建新湘绣艺术工作室如今在业界也是赫赫有名。

刘雅鬅毛针湘绣作品《奔》

据悉,当前湘绣消费普遍遇冷,一方面是因为经济疲软之下,传统以礼品市场消费和家具消费市场的湘绣消费难免遭受打击;另一方面则是,“八项规定”出台之后,政府采购份额大为受限;加之湘绣本身价格就高,销售渠道窄,短期遭遇销售窘境也就在所难免。对此,刘雅补充道,作为典型劳动力密集型的传统手工行业,随着近几年人工成本不断上涨,“刺绣本身就耗时耗力,有时候要完成一件湘绣作品需要花费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它的价格本身就是由时间价值来决定的”,绣品价格居高不下已成注定。如此一来,湘绣市场主打高端消费就成了行业常态,与平民百姓生活也就渐行渐远。

刘雅告诉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因为没有庞大的消费市场做支撑,单存依靠工艺为生的湘绣,其生存与发展必然要面临严峻的挑战。据了解,近几年,国家在非遗保护发展方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同时在财税扶持方面也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对于如何真正保护传承湘绣,刘雅认为,非遗需要国家保护,但也只能停留在有限的扶持引导上,“中国的现实国情与日韩有很大的不同,相对而言,日韩两国非遗项目数量较少,从事非遗传承的人也少,国家能够提供充裕的财力来进行深入扶持。但非遗若想真正传承下来,最大的动力其实还是在市场”。刘雅表示,尽管在当前的湘绣消费市场上,高端消费一定不是主流,但对于高技术高品质的传承,她们一定会坚持下去。

刘雅、柳建新鬅毛针湘绣作品《母爱》

无论是市场也好,还是社会责任也罢,若想真正做到传承保护湘绣的发展,就必须实现产业化发展。而对于“产业化”的理解,刘雅认为,产业化不代表粗制滥造,也不是破坏性开发,而是一种良性的发展模式。而要实现真正良性的产业化,国家对于文化市场的规范与引导也是不可或缺的。站在刺绣行业的角度来看,刘雅表示,传统单纯依靠工艺的这种类似宫廷艺术的消费时代已然过去,一方面是人工成本的过多投入,另一方面是传统湘绣现代创新力量相对薄弱,两者严倒挂。可以说,湘绣传承发展寻找突破发展之道迫在眉睫。刘雅告诉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她也在一直寻找突破的方法,好让湘绣能够真正融入当下,活在生活里。

对于如何让湘绣这样的非遗保护活化,刘雅从两方面向记者分享了她的想法与当前的尝试,首先是主动寻找现代设计力量与机构,通过现代设计的创意与传统工艺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开发出真正有美感、简约而又不繁复的实用物品,来有效开拓消费市场。无论是传统工艺美术,还是现代设计创新,在本质上其实它们都属于美术范畴,两者本就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传承创新延续。据了解,林徽因早先曾采用景泰蓝的技艺与设计创新开发了一系列的台灯、盘子等实用性生活用品。其次,借助创意生活美学的产品体验与服务,开发、研制相关手工DIY等衍生系列产品,通过量化生产,继而凭借相对亲民的价格优势和本身高端的艺术定位,开拓市场,推动湘绣融入到更广泛的社会生活中去,真正实现非遗传承的活化。但与此同时,刘雅也告诉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虽然一直以来,她也都在积极寻找合适的对象与机构,希望可以共同合作来创作出兼具工艺与设计之美的产业化东西,开放市场,但却苦于没有找到理想的合作对象。

工作室刚刚开发出来供初学者学习的DIY刺绣套件样本

其实,湘绣的传承发展,最关键、最重要的因素还是人才的培养问题。相关资料显示,当前80后、90后几乎没有人愿意进入类似湘绣这样的传统手工行业。通常情况下,一个优秀的绣工须要经过5-10年的培养方能达到一定水平。刘雅谈到,对此她们也在努力尝试,希望可以为湘绣传承尽一己之力。

湘绣工艺工作室一角

据了解,在对外合作方面,湘女绣庄通过与湖南美院合作,利用学院工艺美术的教育优势,每年培养湘绣设计与工艺专业订单班学员,同时开设湘绣工艺工作室,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和专业的技艺指导,培养专业艺人,现在越来越多的优秀绣娘开始愿意并加入其中。对于订单班学员的从业情况,“事实却是,通常情况下我们学员一期会有60、70个学员,第一年坚持从事湘绣的通常会剩下20、30十个,以后年年递减,最后真正能够坚持到实在是太少了”,刘雅这样谈到,并表示这一方面与当下浮躁的社会氛围有关看,同时对于年轻人而言,真正适合刺绣这个行业的人毕竟还是少数,“虽然也有很多人喜欢湘绣的人,但对于他们而言,湘绣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情趣;而真正要做到传承,其实需要的是一种严谨与坚持的职业精神”。

相关链接:

刘雅,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柳建新湘绣嫡传,英国萨里大学硕士研究生,五岁开始习书法、绘画、刺绣及古筝演奏。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中青委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刺绣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沙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长沙市湘女绣庄艺术总监,柳建新大师湘绣艺术馆馆长。

2008年设计并合作刺绣的鬅毛针作品《沙皮》获2008“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

2009年,设计并合作刺绣双面绣作品《荷塘情趣》荣获中国民间艺术最高奖-山花奖。同年,为建国60周年参与设计并监制的巨幅双面湘绣座屏《盛世花开》被中国石化集团永久收藏。

2010年,参与创作及绣制的湘绣20.08米长卷《千鹤图卷》获第四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金奖及第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金奖。同年作为工艺美术中青年人才代表参加苏州美院装饰图案高级研修班。

2011独立设计并刺绣的鬅毛针湘绣作品《银虎》获“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同年受邀赴美国拉斯维加斯现场展演中国传统文化湘绣艺术。

2012年设计并刺绣作品《荷·和》获首届中国(黄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金奖,同年赴英国伯明翰现场展演中国传统文化湘绣艺术。

2014年赴瑞士、列支敦士登现场刺绣展演文化交流。

2015年作为非遗传承人中青年代表参加文化部在中央美院举办的首届非遗保护与现代生活培训交流项目,同年赴台湾参加两岸文化交流非遗湘绣作品展览。

关键词:湘绣,传承创新,传承保护,设计与工艺,设计创新,产业化发展,银虎,

责任编辑:jockbang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