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今日主题 小城镇建设
探索大学镇建设 现在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我觉得,高校也可以向郊区县分散一部分。高校的疏散,可以跟农村的城镇化结合起来。我非常欣赏国外的那些大学小镇,我们完全可以仿效。 假如把一所大学搬到一个镇去,那么这个大学就要负起这个镇的建设责任,而且要参与这个地方的工农业建设、文化教育建设,提升该地的文化素质。反过来,这个地方的发展也要围绕这所大学的需要,提供教学研究和生活必需的条件。如果北京能搞成几个这样的大学镇,我想是具有示范性的,同时也起到了疏散人口的作用。留在市区内的高校,应严格控制规模,鼓励高校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教学质量上;若有多余的资金、人力,不要只在基建上打主意,而要鼓励他们去那些教育相对落后的地区办分校,而不要总在扩招和基建上打主意。我曾经设想,北京的几所名校可以在海南办一所综合性的联合大学(像西南联大那样),每一所大学负责一个或几个学院,主要面向南方各省招生。这样海南就可以增加一所高质量的大学,有利于促进当地的教育发展,同时也避免了这些地方的学生都扎堆往北京的高校挤。 (建言人 鲁健骥) 快速交通控制空间布局 我认为要避免摊大饼,疏散人口,目前的快速交通和地铁规划一定要改。首先确定北京市城区边界,比如设为五环。地铁不再外扩。市区之外确定卫星城,距离至少二三十公里,卫星城也要确定市区边界,比如五平方公里。各城市之间建设快速交通,直达时间限定在10到15分钟。中间不设站。除了快速轨道交通外,修好高速公路,中间也不留出入口。 (建言人 徐晓东) 小城镇可成为疏解人口重要载体 北京市很多小城镇地理位置优越,尤其是各区之间结合部,适当引进高科技企业,可以建设青年公寓吸引年轻人来居住,房价比中心城区低廉,物业设施完备即可。增加高新企业和工业企业,在环境优势情况下增加特色经济,比如旅游、养老、影视文化等,使得本地居民就地就业,吸引养老、外迁者和熟练工人会更愿意选择在自然和人文生态适宜的小城镇定居。 (建言人 马志) 他山之石 伦敦打造卫星城“减负” 为了合理疏散大城市的人口和产业,英国工党政府基于建筑学家霍华德的“花园城市”的理论,于1946年颁布了《新城法》,试图通过在主要城市周边建立新城的做法来治理大城市的顽疾。 由内向外划分地域圈 1944年颁布的《大伦敦规划》提出了“控制市中心区、发展分散新城”的规划模式,规定规划区面积为6731平方公里,人口为1250万人。规划的主要内容是把距伦敦中心半径约为48公里的范围内,由内向外划分为四层地域圈:内圈、近郊圈、绿带圈、外圈,分别确定其发展目标。规划从伦敦人口密集的内圈地区迁出工业,同时也迁出100万左右的人口。其中,40万人疏散到外圈新建的新城中,另外60万人疏散到外圈地区原有的小城镇中。近郊圈和绿带圈不再设新居民点,并对原居民点采取控制发展的政策。 在交通要道建卫星城 距离伦敦30英里、有大约8.5万人的斯蒂夫尼奇是工党政府在1946年规划建立的首个新城。据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报道,该城在刚刚建好时并不受人欢迎,但是今天该城居民的收入已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就业率也高于全国其他地方。英国葛兰素史克制药公司已迁入该市工业园内,附近规模较小城镇的居民也开车到该市的商店购物。从《新城法》颁布到1955年,伦敦周边陆续新建了11座新城。这些新城的选址和城市规划有着一些共同特点,比如新城主要在高速公路和铁路附近,距离大城市的距离在20至40英里之间;城市人口规模控制在10万人左右;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严格分开等。其中,米尔顿·凯恩斯是伦敦新城的典范,并已成为次区域经济增长点。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以大伦敦地区为核心,形成了伦敦—伯明翰—利物浦—曼彻斯特城市群,伦敦都市圈由封闭到放射,既形成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都市经济区,也避免了单中心城市高度集中的城市功能。 打造贴心的地铁公交 无论在伦敦何处,5分钟步行距离之内通常都有一个地铁站。伦敦地铁线路超过400公里,目前,75%在中心区上班的人群通过铁路网络。此外,伦敦还大力发展公交车专线,拥有近300公里的公交车专线,并且采用低票价吸引公众通过乘坐公交车的方式出行。 张滨阳 |
关键词:大学镇,小城镇建设,高校,新城法,卫星城,花园城市,经济学人,绿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