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西南财经校长:财经毕业生做不了技术总监 但可做创业CEO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作者: 2015-07-02 19:27:42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西南财经大学校长张宗益。

中国青年网北京7月2日电(记者张胜磊)“大学生创业,重点应放在‘创新型’创业和‘变革型’创业上。”西南财经大学校长张宗益日前在成都举行的中外校长论坛上表示,“大学生创新创业,只有通过创新和变革以往的传统模式,才能真正孕育社会和时代所需要的‘以创新为支持’的创业,甚至是引领时代的变革行创业,比如创业领袖乔布斯和比尔·盖茨等。”

不同类型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不尽相同,同一类型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也应该各有侧重。张宗益认为,“大学只有充分认识到创新创业的差异性和层次性,才能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学科优势、资源优势,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浪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

钱学森之问,为何至今没有通解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发展中国家如何发掘与发挥创造性人才的社会功能与价值,也就是如何从知识型、技能型人才教育模式向创造型、发明型人才培养方法的转型。

张宗益说,“‘钱学森之问’,至今无解,或者至少可说没有通解。创新教育一直是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瓶颈,中国高校如何培养出创新人才,是目前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

传统“饱读诗书”式的知识灌输教育,“一技之长”的专业化教育,“一劳永逸”的学校教育已经很难适应信息时代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在张宗益看来,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高等教育为迎合社会的发展,主动做出的教学调整。

创新创业教育的提出,适应了大学发展的内在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张宗益分析,创新创业教育将会挑战我们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或办学方式,尤其在现有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或者培养方式中简单植入创新创业教育模块的做法。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大学人才培养发展的内在逻辑

梳理高等教育的历史可以看出,在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时期,大学培养是满足不同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大学人才培养的内涵也随着时代发展在不断变化。中世纪时期的大学,通过职业训练,培养掌握知识的人,其主要培养的是教师、医生、律师和神学家。工业革命时期的大学,培养的是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专业人才,比如德国的洪堡大学。而今,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培养的是能够拓展知识并且能够应用知识的创新创业人才。

张宗益表示,高等教育不仅要适应社会发展,还需批判、引导和改造社会发展,所以创新能力成为关键性指标。对于经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变化性和不确定性要求我们培养的大学生,必须要具备对未来的适应性,其核心在于如何提升学生在置于不可预知的环境中的适应力、应变力和创造力。

学校应该让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实现自我价值

多数家长和学生还习惯于通过上大学找一份好工作的认识上,而且好工作的标准集中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认为创业是无奈之举。在张宗益看来,当代大学生要先全身心投入到创业浪潮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价值观问题。“马云从童年时代就是个‘爱打架’的顽童,到青年又经历三次高考,但经过多次艰苦创业,最终也成为了受人尊敬的企业领袖。”对于学校来说,让学生认识到创新创业不仅是在其教育价值上,更是在一个较高层面上,激发学生创造潜能,让学生通过创新创业教育这个平台,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

张宗益表示,大学在创业课程上,应注重培养学生解放思想、寻求真理、勇于尝试、敢为人先、不怕失败的创新创业价值观,同时让学生积累知识文化素养、持之以恒地思考和不断地追问与探索中加强对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思维训练,唤醒学生身上的创新潜能和创业意愿。

财经毕业生做不了技术总监 但可做创业CEO

谈到目前热门的财经类专业,张宗益语重心长地对大学生说:“财经类专业毕业的学生虽做不了技术总监,但可以做创业的CEO”。关于财经类大学生的就业前景,在张宗益看来,学生虽然难以创造新技术,但他们拥有管理知识、熟知经济规则、懂得市场推广,有他们参与创业能更加快速融入市场,增加创业成功的可行性。

对于财经类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张宗益建议高校应事先汇聚资源、协同创新,优势互补,实现校校、校企、校地、校所、国际合作,建立协同创新创业战略联盟,为广大创新创业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要找准着力重点

创新创业能力是顺利完成创新创业实践的主观条件。张宗益指出,多数学生把创业看成是‘第二课堂’,事实上创新创业的培养,在教学上有很高的要求。学校培养创新创业课程,不仅与专业能力相结合,还需要在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上达成深度融合。同时在个性化培养、跨学科教育和弹性教学体系上,应该让学生实现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整合,以达到第一、第二课堂的融会贯通。

张宗益指出,创新创业能否实现,环境文化因素很重要。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对学校的影响是植入创新创业的基因,让其可以在合适的环境中破土而出。在创新创业教育上,高校自身要淡化权威文化,崇尚创新创业的价值精神,培育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创业文化,让学生敢想、敢干、敢为、敢闯,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将奇思妙想、创新创意转化为活动和产品,充分发挥青年人的创造性、创业热情和勇敢精神。

关键词:创业教育,办学定位,价值精神,弹性教学,钱学森之问,中国高等教育,

责任编辑:jockbang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