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机会不只在城市
原标题:机会不只在城市 说到创业,人们总是会想到去大城市。一个年轻人说自己想创业,潜台词就是到大城市去打拼。说到创业的人,人们总是会想到大学生,想到高科技人才,想到商界精英。创业这样一个词,似乎总是与农民工和农村没什么大的关系。然而在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农民工”和“返乡”两个词让创业有了新的内涵。农民工等人才返乡创业,意味着创业的舞台不只在城市,创业的人才不只在城市,创业的激情也不只在城市。 首先,我们应该看到,农民工等群体是有能力创业的。在我国,农民工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去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2.74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有1.68亿人。这样的一个群体规模,蕴藏着非常多值得挖掘的人才。这些年来,一些有文化、有想法、懂技术、懂管理的农民工在掌握了一定的资金、技术,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营销渠道之后,开启了创业之路并渐成气候,成为民营经济的重要力量。当前,既然我们提倡的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应当鼓励各类有创业意愿、创业能力的群体去创业,这其中自然包括这一部分农民工群体,还包括那些有志于返乡创业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群体。任何群体只要想创业、能创业,那他们就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力量。 其次,我们也应当承认,创业的舞台不只在城市,返乡创业大有可为。不可否认,城市自然是各种机会的集结地,但认为创业只能在城市的旧思想,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背景下,已经有失偏颇。近几年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都在加速向农村渗透,在城市市场容量有了一定规模的基础上,农村巨大的消费市场是不能忽视的,这些在汽车、家电、信息消费、电商等行业表现尤其明显。从另一个层面来看,返乡创业顺应了我国当前产业转移的发展进程。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开始向中西部梯度转移。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不论是转移产业本身,还是这些产业所能拉动的配套产业,都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为返乡创业创造了很多机会和空间。 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农民工返乡创业顺应了我国劳动力结构性变化及就近转移就业的趋势。目前,每年都有几百万的农民工返乡,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开始成为一种转移就业的新趋势。据调查,从2012年开始,河南、四川等省在本省范围内转移就业的人数已经超过到省外就业的人数,这些年来这一比例不断提高。到去年,有几个省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的比例已经占到60%甚至更多。返乡创业恰恰能够满足这些农民工就地转移就业的愿望,同时也能更充分地利用这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潜力。 总的来看,农民工等群体返乡创业,是一举多得的事情。从个人发展层面来看,有利于实现劳动者的创业梦;从就业层面来看,有利于创造就业机会;从区域经济发展来看,有利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从城乡均衡发展来看,有利于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但是,从大的背景看,农民工创业自身也有很多的困难,尤其到了基层,往往也存在一些特殊的地方,要推动这一具有多重意义的工作真正落地,需要一项宏观系统性的支持政策,《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也就应运而生。 可以说,这是在国家层面首次发布促进返乡创业的专门文件,文件把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工作纳入了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整体布局。《意见》从降低返乡创业的门槛,到落实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再到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强化金融服务等方面都提出了一些政策,其基本导向是坚持普惠性的政策和扶持性的政策相结合原则,既保证返乡创业人员平等享受各种普惠性政策,还根据这一群体抗风险能力相对比较弱的特点,部署落实和完善差别化扶持政策,努力促进这些群体成功创业。 无论是从政策大力支持、产业转型升级,还是从新型城镇化、就地转移就业来看,农民工等群体返乡创业都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这一历史机遇理应在政策的推动下实现全速前进,通过创业为农民工和农村带来新的变化。 (新闻观察员 陈恒) |
关键词: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力,创业机会,意见,创业之路,高校毕业生,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