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基金入市:安全先于增值
原标题:养老基金入市:安全先于增值 ■ 观察家 养老基金入市,须就具体委托模式、风控机制等广泛征求意见,并形成将“风险管控作为核心前提”的投资管理细则。 据新京报报道,昨日上午,人社部有关负责人就近日人社部和财政部共同起草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相关问题解答时表示,预计全国可以纳入投资运营范围的养老基金总计约两万多亿元。而《办法》还规定,最多三成可投入股市。 “久闻楼梯响”的养老金投资运营方案公开,无疑意味着对传统养老基金运营方式的改革。而进入股市的资金上限设定为资产净值的30%,也即6000亿元左右,也被舆论普遍视作政策维稳的信号。对此有必要警示的是,养老基金或将入市与当前A股态势,不过是时间节点上的暗合,不宜过度解读。毕竟,对牵涉亿万人养老保障及社会安定的养老基金而言,风险管控应是其入市的核心前提,保值增值则应成为其入市的唯一目的,这才是关注养老基金入市的理性态度。 强调养老基金入股市的风险管控,跟股市的一般性特性有关,更源于当下我国养老基金面临的较大缺口。据6月30日首份以政府名义发布的《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4》,2014年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抚养比为2.97:1。此外报告还指出,2014年,河北、黑龙江、宁夏三省份养老基金支出大于收入。这其实已经发出了沉重的呼吁:相关部门在事关养老基金入市的具体推进上,必须“稳”字当头。 而要稳,在基本原则、上限比例等已然明确的情况下,养老基金入市还须就具体的委托模式、风控机制等广泛向社会征求意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将“风险管控作为核心前提”的投资管理细则。 毫无疑问,在近年来各地养老基金管理乱象频发之下,《办法》将养老基金入市的权力统一,规定必须委托给国务院授权的养老金管理机构投资运营,可相对提高具体运营的效率,还可大幅避免地方自主可能带来的管理不当和权力寻租。 但即使如此,对于承担基础养老功能的养老基金而言,还应更加突出“风险管控”的重要性:与社保基金入市12年的较高收益相比,我们对养老基金入市的收益考量,也可以相对低些。 这就需要养老基金入市在风险测试和风险把控上更审慎:光是明确主要投资那些较成熟的品种还不止,还应从多方面着手——比如,对投资股票型资产的系统评估和投资测算指标应更全面些,对风险准备金的拨备率可以更高一些;在对具体委托投资管理人公司的甄别、挑选和考评上,养老基金入市也须更为严格,如对委托投资管理人公司存续期要求可以更长些,对其既往股票型投资回撤率的要求应该更低些。 总之,股市对资产的保值增值功能毋庸讳言,但与潜在的高收益相比,明确的低风险才是养老基金入市的首要选项。 □杨国英(学者) |
关键词:养老基金,养老保障,办法,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4,基本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