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看中美关系,要忧患不要悲观

来源: 人民网-环球时报 作者: 2015-06-30 09:36: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原标题:牛新春:看中美关系,要忧患不要悲观

近一段时期以来,在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势问题上,北京和华盛顿显现出明显温差。华盛顿方面,媒体、学者的对华负面情绪从来没有这么广泛、严重,很多认为中美关系到了临界点、转折点。北京方面,媒体、学者则大体上认为中美关系的基本盘还是稳的,双方的共同利益还是主体的,整体趋势向好。这样的温差更主要还是媒体、学者各自的国家利益认同使然。

在政治正确性的外壳下面,中美双方的主流观点都有相对合理的内核。中美是全球最复杂的双边关系,从任何一个角度观察都能看到相应的事实,但是突出强调某一个单一视角、单一事实往往会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片面化。自从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双边关系一直是在不断起伏中改善。中美关系的广度、深度决定了其具有相当强的韧性、弹性,没有重大危机的推动,突然之间转折非常困难。从这个角度看,中方的观点有一定道理。同时,回溯中美关系起伏的轨迹可以发现,目前的中美关系显然处于伏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尽管中美关系的大盘是稳的,但是双方的不信任在增加、双边关系的氛围在变差,要做成事情变得困难。中美两国的中心工作可能要从推动双边关系再上新台阶,转变为防止双边关系继续下行,并尽可能缩短低谷时期的长度。未来一段时期,中美需要在三个问题上谨慎拿捏。

第一,美方必然会在中国的一些内政问题上挑事、斗气、找麻烦,中方反应的时机、火候、强度需精准把握。鉴于当前美国内对华政策的氛围,近期内中美加强政治互信的时机不成熟。特别是未来一段时期内,奥巴马政府将被伊朗核谈判、医保问题在法庭的攻防、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的国会斗争搞得焦头烂额,中美关系很难成为其最紧迫的议题。在此背景下,美国一些部门、一些人近来肚子里又有气,难免会找中国的“软肋”捏一捏,最近美方高调接待蔡英文访美就是一例。香港政改、台湾选举、国内改革、南海争端,美国都不会缺席发声。对美方而言,玩火又能不烧身,需要高超的智慧和技巧。一方面中方要高度警惕,画出红线,摆出可信、具有足够威慑力的预案,尽可能把美国限制在舞台上玩道具火,自娱自乐。另一方面也应当看到,玩火不是美国对华政策的全部和首要事项,经济、安全利益才是美国最关心的,美国对华政策的主要方面还是积极的。

第二,美国重返亚太与中国积极维护领土主权迎头相撞,管控安全竞争的风险迫在眉睫。中美作为太平洋上最大的两个国家,理想的状况是建立一个相互包容的安全安排。目前做出这种安排的条件不成熟,两国又都不可能从既定政策上后撤,双方工作的重点应当放在避免发生擦枪走火的意外事故。目前,中美军方正在积极推动的“两个互信机制”,即“建立重大军事行动相互通报信任措施机制”和“海空相遇安全行为准则”,就是很好的范例。尽管这些机构不能解决中美之间的安全竞争,不是根本性的解决办法,但至少能预防意外冲突。

第三,中国的“一带一路”与美国的跨太平洋、跨大西洋贸易协定不期而遇,双方至少要做到互不拆台。“一带一路”和两洋贸易协定代表着中美各自对全球经济秩序的愿景,两个机制交流、交融、互补是一种理想状态,可惜目前还做不到。在中美两国的经济结构、发展水平、未来构想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求同存异恐怕是最现实的选择,双方要做到互不拆台、互不指责,兄弟爬山、各自努力。此外,美国劝阻其他国家加入亚投行,就不是明智之举。

对中美关系有危机意识是好事,但是不能变成悲观意识。既要看到30多年来中美关系整体向好的大趋势,也要认识到中美关系时起时伏的段情。针对起和伏的不同段情,做不同的事,既不避免“过”,也要防止“不及”。(作者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所所长)                                              

关键词:中美关系,双边关系,美方,中方,一带一路,软肋,中美两国,不成熟,

责任编辑:jockbang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