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守护三个“生态”——记江苏省常熟市委书记惠建林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2015-06-25 20:57: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原标题:全力守护三个“生态”——记江苏省常熟市委书记惠建林

新华网南京6月25日电(记者王骏勇)忙碌、低调、斯文;话不多,一打开话匣子就是发展、改革;清瘦的身影,提个公文包……这是记者第一印象中的江苏常熟市委书记惠建林。

在会议室,惠建林向记者介绍自己主政常熟3年多的感受:“一个地区的发展,要有改革创新的‘发展生态’、清正规范的‘政治生态’、山清水秀的‘环境生态’。一定要千方百计构建好、守护好这三个‘生态’。”

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

“江南福地、常来常熟。”常熟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沿岸新兴的港口工商城市,全国县域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去年,常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09.4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7.4亿元,连续3年保持较大幅度增长。常熟拥有纺织服装、机械加工等特色产业,民营经济发达,占比达55%。

即便是这样的底子,也面临巨大的发展压力。经过深入调研,惠建林了解到当地经济发展存在的普遍问题:发展战略不清晰,跟风盛行,产品杂乱;低成本竞争,缺少创新;家族式企业所有制单一,没有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甚至连会计制度都不健全……

“改革创新是唯一出路!”在惠建林主导下,常熟及时提出放大“专精特”新优势,推进“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引导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走小而精、小而专、小而强的特色成长之路。

目前,常熟拥有专精特新产品近100个,培育了一批有市场竞争力和行业驾驭力的“单打冠军”。去年18家“小巨人”企业开票销售超过140亿元,入库税收14亿元,占全市工业入库税收9.3%。

同样力度的改革创新也在其他许多领域进行。为了破除城市发展规划各搞一套的弊端,惠建林要求“多规合一”“全市一张图”,综合产业、土地、城建等多种规划于一体。为了防止部门执法“看得见管不着”、职能交叉的弊病,惠建林提出整合全市执法力量,在乡镇设综合执法局,统筹协调;通过创新“类银团”模式、建立金融纠纷调解机制等,先后成功处置天铭、兴达利等10多起较大型企业的债务危机。

规范环境,引领社会发展

惠建林认为,风清气正、守规范讲规矩的“政治生态”,可为发展保驾护航。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他提出:“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在全国上下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时,惠建林坦陈:“没有豪言壮语,只想踏踏实实做点事情。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领导,而是常熟的一分子,为地方的发展尽我的努力。”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记者了解,惠建林很少有休息时间,难得回外地看望爱人和久病的老母亲;经常一个人坐公交车到一些大市场去转悠,看商户的经营情况,听他们发牢骚;爱下村跑户拉家常……

作为有着150万常住人口的发达地区的主政者,惠建林对自己要求很严,每年下基层蹲点超过两个月,坚持在食堂就餐。

“作为班长,我要营造干事的氛围,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心胸要宽广,别人工作中有点什么牢骚不满的,我不会计较,只要把工作做好。但是有不对的,就要严肃批评处理。”惠建林说。

一次,听过常熟高新区负责人在党建工作上的述职,惠建林一针见血地指出其“抓基层党建工作自觉性不够,对如何加强基层党建缺乏深层思考,缺少办法”。在惠建林主导下,为保证教育公平,常熟推行九年义务教育“零择校”,当地教育局副局长的孩子因为考试差几分,也只能就读农村中学。

“老百姓都在看着,如果我们不能从自身做起,从严管理,自己都不讲规矩,怎么带领干部群众搞发展?”惠建林说。

生态优先,守护绿水青山

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对发达地区的主政者更是极大考验。在惠建林看来,发展经济是政绩的重要体现,而保持山清水秀的“环境生态”,更是职责所在。

近年来,惠建林带领市委市政府一班人,把生态优先的要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划定4类7个生态红线区域,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5.06%。重点推进虞山尚湖、沙家浜等120平方公里核心生态圈建设,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十大工程”,全市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45.7%。

仅2014年,全市实施节能减排重点项目40个,果断关停淘汰落后产能企业110家。推进燃煤锅炉整治,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等措施,使PM2.5年平均浓度下降5%,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5.3%,全市生态环境显著改善。近年来,常熟获得一系列国家级卫生、旅游、生态环保、人居环境方面的荣誉称号。

“‘世上湖山,天下常熟。’守住生态红线,保住环境底线,我们才有发展的生命线。”惠建林说。

关键词:惠建林,生态,PM,生态优先,生态文明,生态环保,教育公平,生态保

责任编辑:jockbang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