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加强青年对国家的认可
一直想写找机会这样的一篇文章,因为它是我在中国的网络舆论空间里摸爬滚打数年后,实在无法不正视的一个“多么痛的领悟”。借着本次香港政改方案通过失败的机会,我希望能把自己的一些思考与更多的年轻朋友进行分享和交流。 其实,早在2011年以前,我和当下许多被各类负面信息刺痛的年轻人一样,天真的以为,青年人有义务对国家、社会和政府多些质疑,多些批驳,甚至多些“攻击”,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中国这个庞大的“国家引擎”更好地运转。可随着出国学习生活经历的增多,尤其是在深度观察了“阿拉伯之春”后,我的这一认识开始出现了不小的变化。 具体原因我曾在《为何越出国,反而越爱国?》一文中做了细致的叙述,主要包括“国家认同度的对比和反差”、“破除了幻想”、“看到了更多的现实,感受到了更多的‘未来’”、“开始对中国现状进行相对冷静客观的思考”,以及“割舍不断的中国情”等。正因为这些年的经历、观察和反思,我更清醒的认识到,青年群体更要增强对国家的“认可度”。 为什么这么说呢? “认可”才能突破信息雾霾。 网络上流传着这么一个段子:“小布什说‘我们准备干掉4百万伊拉克人和1个修单车的。’CNN记者:‘1个修单车的?!为什么要杀死一个修单车的?’布什转身拍拍鲍威尔的肩膀:‘看吧,我都说没有人会关心那4百万伊拉克人。’”这个段子虽然有些荒谬,但倒也揭示了媒体以及公众的一种普遍心理,那就是偏好关注奇怪的个案或者能吸引眼球的内容。 这点在当下的中国体现得尤为明显。 有人因为追求商业利益,或者其他更不可告人的目的,熟练操纵着这种心理,习惯以夸大、渲染及博眼球的方式对各类事件进行传播,有时候甚至还不惜制造“事件”来获得关注。公众在信息传播中不仅无法客观了解社会,很多时候还被误导,严重影响理性思考。 但如果公众能对国家现状有基本认知,对取得的成绩或进步能有基本的“认可”,那么,再来面对此类信息时,便不会那么容易被撩拨起情绪,而会以相对平静的心态去搜集更多的信息,进而能够更全面的认识这个国家。 “认可”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情感基础。 “立木为信”是大家熟悉的历史故事。换个角度看这个故事,不难发现,即便一个改革或者一个制度再好,但在它还未发挥效力时,民众对它的认知终究是有限的,前途也是莫测的。如果民众能在初期给予它更多的认可,给它尝试、调整和完善的机会,那么,社会改革就将有机会被推向更高的阶段。 对比被视为“标杆”的美式民主的发展过程,中国当前的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作为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时间还非常的短暂。如果以同样的时间去衡量美国,在美国建国66周年时,它的腐败、人权、环境等问题比当下的中国可严重得多。在它建国107周年时,第二十任总统詹姆斯·艾伯拉姆·加菲尔德因为未满足求官者的要求而被刺杀。在建国194周年时,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因为推动民权运动而被暗杀。在建国近200年时,也就是上世纪70年代时,清洁空气法案、净水法案、危险废物条例等针对当时美国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的法案才陆续出台。 对比美国社会缓慢的发展进程,1949年后的中国,在过去短短66年的时间里就已经创造了包括解决世界上最庞大数量人口的吃饭、出行、教育、医疗等问题,以及在众多高精尖领域追赶上,甚至超越发达国家的奇迹。中国的体制优势不可谓不明显了吧?可即便这样,还是有一些人却固执的对中国的一切都抱着极其消极的态度。只有多数民众意识到了国家在过去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认可当前的体制所蕴含的能量和潜力,中国的国家和社会制度才能有更多的调整和完善的时间,中国体制的优势才能真正充分的发挥出来。 “认可”是激励个体奋斗的强大动力。 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2011年,笔者正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中东问题研究中心进行研究生的学习。在一堂课上,笔者遇到了一位来自伊拉克的姑娘,闲聊时我问她,你毕业了回伊拉克吗?她很坚定的摇了摇头,说不回去了。我问为什么?她淡淡的来了一句:因为那里没有希望。我又问她,那你留在澳洲打算做点什么呢?她说,找到一份工作,能养活自己就好了。 这次简单的对话,给了笔者很深的触动:当一个国家沦陷时,它的国民也难逃厄运。除了成为身体上的难民外,更可怕的,他们在精神上也失去了支撑。那份生自灵魂的绝望,能摧毁一切拼搏奋斗的精神力量。相反,当一个国家强盛时,它的国民也将获得强大的心理支持,这份力量能够有力的激励着他们的成长。当然,这个前提是它的国民要能够意识到,或者“认可”它的国情,能够理性、客观地去看待自己国家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 不仅如此,随着一个国家的日渐强大,它也将能够为国民提供更多、更好的资源和条件,能够有力地去激励和促成个体理想的实现。如若个体再能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相结合,学会以国家的视角来审度个人的发展,领悟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深刻内涵,那么,它也将进一步打破多数个体目光狭隘的局限,从而学会如何从更广、更深的视角来看问题,这对于个人价值的增大和实现,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让更多青年人意识到,对国家认可度的重要性,它除了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及长远发展外,还与我们每一位青年人自身的发展息息相关,否则将魂无所依。看着最近以来香港的部分青年人数典忘祖,不拿自己当中国人,对国旗嘘声,高喊自己不是中国人时,笔者对他们其实更多的是同情,因为他们正被无知蒙蔽双眼,正为愚昧付出代价,而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他们只知自欺欺人的为了否定而否定,而不愿去冷静、客观的看待自己的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无法去理性、中肯的认可自己的国家。 |
关键词:青年,国家,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