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石碑划痕缠满身 负责单位将加强巡护(图)
原标题:乾隆石碑 划痕缠满身 农光东里11号楼西南角的这块石碑上,布满了划痕和小洞/刘畅 千龙-法晚联合报道 朝阳区农光东里11号楼的西南角,有一块清朝乾隆年间的“诰封三和碑”,距今已有200余年历史,是朝阳区的普查登记文物。 近日,有市民发现这块碑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划痕和小洞。文物专家判断,这可能是搬运过程中造成的,或者是“文革”时期破坏的,但不会影响石碑的历史价值。 现场 碑文无法辨识 布满划痕小洞 近日,记者来到农光东里11号楼,在西南角看到了这块乾隆年间的石碑,算上碑座约有5米高。石碑外侧有防护栏保护,还挂着一块不锈钢的牌子,刻着“北京市朝阳区普查登记文物”,落款为2013年1月。 由于年代久远,碑上雕刻的文字大多已模糊不清。记者查阅朝阳数字文化网的记载,石碑的阴阳两面额篆“御赐”,碑阳题“原任内大臣工部侍郎三和碑文”,碑文是满汉合璧。碑阴为立碑年月,同为满汉合璧。 除碑文无法辨识外,记者看到碑身、碑座上有许多划痕以及小洞。有些洞已经风化,边缘位置被磨得很圆润。 据附近居民称,这块碑在1986年就被朝阳区公布为文物,但当时并没有得到重点保护。1990年,这块碑被发现弃置于污水河边,后挪到附近一学校内。1992年,这块碑又被挪到现在的位置。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副研究员刘卫东介绍,“诰封”即诰命封赏,在明清之际,皇帝会对文武官员的先代和妻室赐予爵位名号,一般五品以上授诰命,称诰封。据史料记载,石碑的主人三和,是满洲镶白旗人,卒于乾隆三十八年,曾担任内务府大臣、户部侍郎等职。 刘卫东判断,这些划痕和小洞可能是在搬运过程中造成的,或是在“文革”时期破坏的,“但不会影响石碑的历史价值”。 文物暂时负责单位小区锅炉房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会在日常工作中对这块石碑加以保护。 |
关键词:石碑,划痕,乾隆年间,1986年,这块,巡护,文革,碑文,满身,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