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贩卖儿童判死刑”刷爆朋友圈 珍爱网营销被指没底线

来源: 央广网 作者: 2015-06-18 19:08: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原标题:“贩卖儿童判死刑”刷爆朋友圈 珍爱网营销被指没底线

央广网北京6月18日消息(记者周益帆)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这两天,不少人发现,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被一条“坚持贩卖儿童判死刑”的链接刷屏了,随之而来的,是关于是否一律“死刑”的全民大争论,支持的人认为,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全部,拐卖人口给整个家庭带来的伤害难以平复,只有重罚才能彻底杜绝;反对的人则认为目前“拐卖儿童罪”重刑率远高于刑事案件平均值,一律死刑可能不利于被拐卖儿童的解救。

但是,就在大家为究竟如何定罪量刑吵得不可开交之时,有网友将矛头直指婚恋网站“珍爱网”,称这是该网站的营销行为。真相究竟为何?借公众关切来实现营销目的,是否恰当?

前几天开始,刘女士的家庭微信群里,成员们围绕着一条微信链接,争论得不可开交,起因就是一条内容为“我是来自哪**的**,是第**位坚持贩卖儿童判死刑的人,请接力”,刘女士,是支持“贩卖儿童一律判死刑”的代表:

刘女士:对家庭伤害太大了,对这个孩子本身伤害也太大了,我支持死刑。

当然,也有反对的声音。在经过几百万的接力之后,一大批认为不能一刀切的文章又将微信朋友圈刷屏,例如有法学专家指出,一律死刑有违法治精神,:“刑法中已经明确规定拐卖儿童情节特别严重的可判死刑,司法实践中也不乏此类案例”,“一律死刑对于被拐卖儿童的解救可能不利、甚至将买卖价格变得更高从而让人贩子继续铤而走险”等等。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也通过微博发表自己的观点:“依法从严惩处人贩子、买方应定罪、家长看护好孩子,加强防范……”

然而,在大家远没能达成一致的时候,昨晚,网友“契约”通过公众号发表文章《在朋友圈接力坚持贩卖儿童判死刑,那只是在帮别人赚钱》,直指这一活动只是婚恋交友网站珍爱网的一场营销活动。在网友“契约”提供的截图上,活动页面下方写有“感谢珍爱网友情支持”的字样,点击进去提取链接,发现是珍爱网的注册推广链接,分析说:“这也就是说,珍爱网在花钱买注册用户,这是他们的其中一条广告链接。上面的红色字体代表着这条广告的唯一ID,通过这个ID注册的用户,珍爱网都要为此付费。”

珍爱网从中获利可能会是多少?有网友算了一笔账,如果有100w人承诺,打开页面的人中有10%也承诺了,从页面转化到点击广告的转化率是5%,进入注册页面后成功注册的比例是5%,每个注册的单价是5元。那么,珍爱网省去的推广费用就是12.5万元。文章认为,利用大家的心理去做营销,是一件很恶劣的事情。

在分析出来不久之后,再次点击“拐卖儿童一律死刑” 接力链接,发现已经无法打开,珍爱网工作人员说,活动的确与珍爱网有关系:

珍爱网工作人员:我们也没想到发起一个这样的事情,后续的影响会这么大。

在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学博士刘波看来,之所以话题会在短时间内引爆,与其借助的内容有关:

刘波:我觉得这是社交媒体的属性本身带来的一个问题。社交媒体的传播已经脱离了这种传统的人际关系的差序的传播,亲友之间、同事之间叫亲缘、友缘、地缘之间传播,社交媒体现在是一种混播,就是说,我们每个人的社交平台都是交叉性的,很多人说火爆,不论出发点是什么,它引爆的点是全民关注的,贩卖人口的量刑本身就有引爆的价值。

不过,在刘波看来,这样做法从关注度上来看可能是成功的,但从道德层面上来说,并不能站住脚:

刘波:借别人对重大问题的关注延伸,从营销的角度来说无可厚非,所谓的攀附效果,但它只能说在经济效益上或者说在关注率上转化率上会很好,但是一旦被发现以后,从道德层面、专业层面会失掉很多的分数。实际上我认为确实很少有人会因为关注拐卖人口而注册,我觉得它的广告效果是非常低的。

质疑到来之后,珍爱网撤掉了活动页面。珍爱网市场部一位姓刘的工作人员今天下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事件,是一位关注“拐卖儿童”员工的个人行为:

刘姓工作人员:关于“支持贩卖儿童应判死刑”的热点传播,珍爱网员工也保持了积极参与和关注,个别员工因为自身对话题的热忱,未经批准擅自启动了营销行为,对于这一并不符合公司价值观的个人行为,珍爱网发现后第一时间进行修正,对于相关员工的失职进行严肃处理。对于该事件所造成的困扰,我们致以真诚歉意。日后我们必定在关注社会热点事件的同时, 严守企业的社会责任, 为社会传递正能量。

这位工作人员同时还说,通过这个活动来注册成为会员的比例,确实不高:

刘姓工作人员:这是我们工作人员的一个失误,本来他是做市场推广的工作,然后他用了一个模板做了,其实没什么效果,这个是一个关注贩卖儿童的事件,我们针对的人群是单身的,转这个事情的基本都是爸爸妈妈。

如今,“拐卖儿童一律死刑”的接力活动已经结束,但是相关话题的讨论却仍在继续,在进入微博微信时代之后,企业营销变得便捷、制造话题也更加容易,但如果这种营销绑定了值得商榷的观点,大肆传播,带来的很可能是有危害性的影响。如何让微营销更加健康和理性,平台、企业和接收者,都应多一份思考。

关键词:死刑,判死刑,贩卖儿童,朋友圈,营销行为,被拐卖,信时代,贩卖人口

责任编辑:jockbang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