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厕所不让上”背后的制度与人性
近日,魏婆婆来到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某银行办理业务,取号后等了30多分钟仍然没有叫到自己。突然,魏婆婆感到肚子不舒服,想上厕所,请求用一下银行厕所却遭到拒绝,最终导致老人拉在了裤子里。(6月17日《武汉晚报》) 当“人有三急”遭遇“有厕所不让上”,常常伴随着 “等不及”、“伤不起”的紧迫感与无力感。一边是公众如厕难的利益诉求,一边是银行风险防范的利益诉求,“有厕所不让上”表面上是不同利益群体的磨擦和纠纷,本质上却是 “庸常之恶”遮蔽下的社会排斥。 一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离不开制度的支撑。然而,一旦制度成为麻木冷漠冠冕堂皇的借口,“制度至上”的背面就是人性的深度沦陷。在对规则的生搬硬套中,人性的光亮逐渐暗淡、几近熄灭。继“担架上改银行卡密码”、“证明你妈是你妈”之后, “有厕所不让上”的艰辛与悲情,再一次击中人们心中的爱与痛,引发公众关于制度与人性的叩问与反思。 为了规避金融风险、保护客户的资金安全,银行对厕所进行严格管理无可厚非。可是,这并不意味着要“以堵代疏”,用“一刀切”的方式来将所有的顾客拒之于厕所门外——在“制度至上”的裹挟下,工作人员对顾客的利益诉求忽视甚至漠视,让这位婆婆承受了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痛苦。 把制度当成推诿卸责的“万能钥匙”,这样的“庸常之恶”,是对社会文明的戕害。德国学者阿伦特认为,每个人都顺从命令,并为服从命令找到借口来为自己开脱,看似平庸无奇的恶,却是现代社会危险的恶行。“庸常之恶”不断加重,人性沦陷也就越来越走向深渊。 制度的刚性与人性的灵活性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制度的“铁面无私”,通常是以牺牲人性“不讲情面”为代价。只不过,制度的刚性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在程序正义的前提下,对一些弱势群体和极端情形给予一定的倾斜与关照,不仅没有破坏制度,反而增加了制度的使用价值。 面对这名婆婆“憋不住”的焦灼与迫切之情,银行工作人员究竟是拿制度、规则做挡箭牌,还是从人性的立场出发,对顾客的遭遇有着敏感性的反应能力,当顾客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提供贴心、细致的服务,这不仅是业务能力的问题,更是发展理念和价值排序的问题。 一起荒诞剧的上演,不仅叩问制度之弊,也要反思人性之陋。少一些“制度至上”,多一些人性力量的回归与加强,才会让公共生活更有安全、更有情怀。在确保金融安全的基础上,让厕所使用更具操作的方便性、更加人性化,离不开银行责任和担当的彰显。 |
关键词:人性,有厕所不让上,庸常之恶,制度至上,万能钥匙,武汉晚报,上厕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