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大专门为我调名额

来源: 北京晚报 作者: 2015-06-17 15:34:36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主笔:魏婧 插图:宋溪

再过一周,今年的高考成绩将陆续出台。填报志愿是接下来的重头戏,甚至有“第二次高考”之称。高考“过来人”忆起填报志愿的故事,填报方式与录取规则的不同,似乎都微妙地影响着考生的心绪和结果。

“老师说我报得高,但还是坚持自己的决定”

据查询,近十年北京一直实行考前报志愿的方式。今年首次将报志愿的时间改为出分以后,这是与以往相比最大的不同。

2007年北京考生晓宇回忆,自己当年在5月中上旬,就和父母一起来回翻着发下来的厚厚一本列有往年各学校专业介绍、录取分数等信息的参考书研究。“根据此前的模拟考试成绩和自己在区里的排名,预估高考可能在全市的位置,然后填报志愿。本科有三档,每档可以填三个学校,每个学校选五个专业。”

由于从小就在学英语,兴趣很足,选专业时晓宇顺理成章将其排在最前面。“还有一个原因是大学里想摆脱数学,不想学跟数学沾边儿的专业,太累。”至于首选学校,他填报了中国人民大学。

“把关”老师得知后,专门找晓宇谈话,“说我报得有点儿高。”但小小年纪的他不知哪儿来的勇气,还是坚持自己的决定。“我知道自己一般大考都是历史最好成绩,中考也是考了从未有过的高分。而且心态比较平和吧,就觉得考不上也不会怎么样,换句话说可能有点没心没肺。”

家里开明的氛围给了晓宇很大鼓励,父母没有要求他去学经济、金融这些传统眼光看来“赚钱”的专业,对于儿子报人大也选择支持。“其实回想起来,他们心里应该是打鼓的,尤其老师都说我报高了。可能怕影响我的信心吧,就一起跟我赌一次。”报了志愿后再过半个月才是高考,真的交上去了,“背水一战”的氛围笼罩了整个家庭。

晓宇最终以近640分的“史上最好”文科成绩顺利考入人大英语专业,在他看来,先报后报志愿各有利弊,自己还是适合“先报再考”的模式。“它参考的是你在一群人中的位置,并不是死的分数。我相信再怎么学,考试时再有人超常或者有人失常,分数的分布阶层在大方向上不会波动很大。若是出了分再报,可能我看到自己的分数这么高,会以为大家的分数都很高,还不敢报呢。”

“知道成绩,跟招生老师‘谈判’也更有底气”

“出分后报志愿,对每一批次排在最前面的人群会比较有利,我个人就从这种方式中受益了。”就读于北大国际关系专业研一的晶晶,在2010年高考中取得了吉林省文科第八名的好成绩。但她并不觉得自己是“学霸”,笑言得知成绩的瞬间晕晕乎乎的,“就像中彩票一样的感觉,大馅饼砸我身上了。”

整个高三下学期,原本成绩不错的晶晶波动幅度特别大,刚开学时落到了班里30多名。几次模拟考,她逐渐上升至二十几名、十几名,高考时位列班级第三,是高中阶段的最好成绩。

以平时成绩来看,若是考前报志愿,晶晶自认没有勇气报北大。可若考完估分报志愿,她更无法预料自己的语文作文得了满分。“而且我本来觉得自己完了,文综特别差,要是估分的话可能也估不准,是出分再报志愿的方式救了我。”

此外,出分报志愿让晶晶跟招生老师“谈判”时,也有了更足的底气。“当时清华给我打电话,告诉了我全省排名。作为文科生,我总觉得北大的文科更好一点。我不是很喜欢金融、法学之类的专业,对政治和历史很感兴趣,就想读北大的国际关系专业。”

但不凑巧,当年北大在吉林省并没有国关专业的招生名额,晶晶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跟招生负责人说希望能为了她调一个名额。“未必是自己当时对国关有多深的了解,可能有种执念在里面,越是没有的越是想要吧。”回想自己的倔强,晶晶也觉得有点孩子气,“查到国关的分数在北大分数线里排在前五,心里更觉得应该去。当时也想‘考验’他们,如果真能给我调来名额,说明北大还挺有诚意的。”

北大经受住了“考验”,晶晶进入她心仪的专业,并一路读到研究生。几年下来,她觉得这个专业与她当初的想象差不太多,兴趣也仍然很大,不过就业可能不太方便。“但我反正不后悔当时的选择。”

“估分报志愿,生生诠释了什么叫做阴错阳差”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省市认可“知分知位知线”的填报志愿方式,即考生在知悉高考成绩、批次最低录取分数线及各段线上考生人数的基础上再报志愿。目前除了上海仍沿用考前报志愿的方式外,其余省市都已改为知分报志愿。

而更早以前,有个别省份使用的报志愿方式颇具挑战性——先考试,然后估算分数填报志愿,最后查成绩。分数出来的一刹那,能不能考上便也随之决定。进入新世纪以来,直至2013年之前,黑龙江高考均采用此种报志愿方式。

在2005年黑龙江考生小孙的记忆中,高考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肆无忌惮的放松,因为还有旷日持久极为重要的估分环节要完成。“我们考完试的第二天就要到校,每人领一本参考答案手册,抓紧时间尽量回忆出来自己的答案,参照标准答案估算分数。”

连续几天,已经结束高考的学生们仿佛又回到了考前冲刺的日子,各科老师依次站上讲台,逐题逐步讲解。做出来哪一步给多少分,回答到什么程度给多少分…… 小孙的记忆力很好,答案基本都有印象,理科客观题目较多,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她自觉估起分来并不算难。“主观题拿不准到底能得多少分的话,我会按全部算对估一次,得到一个最高分,再严苛地按全部算错估一次,得到一个最低分,取两次的平均分。”

估出603分的成绩后,小孙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与有意向的高校派来黑龙江招生的负责人沟通,最终选择了南方一所录取线通常比一本线高25分左右的985高校。查成绩的那天,妈妈替她拨通了电话,带着小有惊喜的表情告诉小孙最后得到了615分。“成绩能比估分高就很好了,而且只高出十几分,算是估得准,并没有浪费分数。”

然而估分往往会带来偏差,令小孙印象深刻的是班里一位“学霸”女生,“以往任何一次考试拿出来都能上清华,高考估分680多,结果考出来不到660。”她不愿意去“兜底”学校,复读了一年。第二年为求稳妥,报了上海交大,却考出693分的成绩,生生诠释了什么叫做阴错阳差。“像我们这种中等成绩,平常考完试出来就喜欢跟同学对题的,估起分来会比较有优势。”

“现在的孩子迷茫不成熟,但至少知道特别不想学什么”

而在考大学需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年代,学校会更为珍视每一位上线考生。52岁的朱松回忆,自己1981年参加高考时,总分只有600分,录取率很低,也不分一本二本三本,能考上本科的可说是凤毛麟角。

在班里成绩数一数二的朱松,终于如愿以偿收到了大学本科的录取通知书。和那时大多数年轻人一样,他注重技术,希望学到一技之长,以后能“去工厂,做实际的事”。他选择了位于沈阳的东北工学院(现在称为东北大学)机械系,最终却被录取到了冶金物理化学系。“这个系的分数线比我原来报的机械系还要高20分呢,可能我考的分数比较高,学校就擅自安排我去一个更好的系了。”

在朱松看来,只要能学技术,去哪个系都可以。何况调换的系的分数要求更高,感觉也更加荣耀。“大家都一心希望努力长本领,以后建设祖国。”

几十年过去,大学林立,每年都有真真假假的“热门”、“冷门”专业预测与评比,令人目不暇接。三年前,朱松的女儿也面临报考,他没有追随“热点”,而是认真听取女儿的意见。“比如金融、计算机等等,一直都是热门,但这些专业的基础是数学。孩子的数学成绩不好,明确表示大学不想再碰数学,硬让她报的话会很吃力。”

在朱松看来,与自己那会儿相比,现在的孩子确实显得迷茫、不成熟。“她也不知道以后她到底想学什么,想做什么,但至少她特别不想学什么自己是知道的。”让女儿深思熟虑列出自己“不想碰”的科目后,朱松帮她一起在“不反感”的专业范畴内选择了“技能型”的日语专业,孩子顺利地坚持了下来。

关键词:填报志愿,黑龙江考生,上线考生,名额,考生人数,老师,学校,最低录

责任编辑:jockbang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