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用“无人超市”测试国人信用?
原标题:用“无人超市”测试国人信用? 如果缺乏规制,人性中贪图便宜的基因就会发挥作用。这个规制,或者来自内心的道德律令,或者来自外在的强行监控和处罚机制。 北京和杭州两地试验“无人超市”,没有收银员,购物付款全自主。比较特别的是,当顾客扫描二维码时,跳出的页面没有付款金额,需要自行输入。相关报道称:“付不付钱、付多少钱全部由顾客自己决定,就算有人拿了东西就走,也不会受到任何阻拦。” 商品其实是有标价的,只是结账的时候,却故意含混让顾客自行输入价格。结果是,杭州的那家超市实收款差了3000元,付款率为82%。北京的超市没公布数据,但有人拍下10块钱甚至分文不给,就将名贵烟酒带走的情况发生。还有一个外国人,回家发现少付了5元钱,晚上特意赶来补交。人性的复杂性,在此得到多样的彰显。 试验的组织者宣称,通过这次试验,对中国的信用社会更加有信心;但网上的很多舆论,则认为内地信用环境还不成熟,无人收银模式“肯定行不通”。我觉得,后者是被误导了,无人收银模式完全行得通。问题出在这次活动的组织者身上,他们似乎深受某种营销学的影响,故意设置出一场炒作价值大于实际意义的试验。 “无人超市”在欧美早有实践,在中国也非新鲜事物。石家庄老火车站附近2013年开过,九江学院学生在该院图书馆也开过。从媒体的报道可知,石家庄那个商店,经常“失窃”;九江学院的超市,则因接连出现超百元的营业额出入而一度歇业。学校是熟人社会,且超市有监控镜头,尚且如此,可见商业逻辑不能背离人性。 如果缺乏规制,人性中贪图便宜的基因就会发挥作用。这个规制,或者来自内心的道德律令,或者来自外在的强行监控和处罚机制。如果一个人内心的道德感足够强,即便没有外在的规制,他也会为自己的商品交易行为负责,譬如那位夜里补交5元钱的老外。但当涉及的金额足够大而又无人看守时——譬如是50万美元,可能这位老外也不会归还。尤其是,一个试验是面对不确定性的多数人时,情况就更不同,一定要考虑外在的制约,否则即有诱导犯错之嫌。 从杭州和北京的无人超市试验看,设计者故意在超市留下贵重的烟酒,又刻意制造了一个漏洞,即在扫描二维码付款时,不自动跳出金额,而要顾客自行输入——在扫描二维码时自动跳出应付金额,并无难度,似可理解为是他们故意留下陷阱,以求得到更易传播的新闻效应。 在金额可自行输入甚至连二维码都可不扫就走人的情况下,还有82%的付款率。这当然是一个不错的结果。但如果将试验地点从北京、杭州换到其他三四线城市,可能效果要差一些。收入越高的群体,相对越不会因一些小利而违背规则,所谓的“仓廪实而知礼节”。但如果有高档烟酒存在,就应该有外在的制度设计,保证交易的公平发生。 最新消息是,所谓的“无人超市”在运营了一天之后,又恢复了有人模式。这无人超市一共赔了万把块钱,却吸引足了眼球。然而,所谓的国人信用究竟测出了什么,倒是令人感到困惑。不管怎样,故意留有规则漏洞,去测试别人的诚信,实在是很无聊的一件事情,恐怕也很难得出客观的结论。而且,既然炒作的痕迹如此明显,公众当然也会质疑,中间有没有托。 □韩福东(专栏作家) |
关键词:信用环境,无人超市,京报,人内心,二维码,测试,九江学院,基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