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国内

上网安全七个“坑”,你掉进去几个?

来源: 中国青年报  
2015-06-03 16:46:29
分享:

  49.22%手机网民下载应用“不正规”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我国手机网民的数量急速增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手机网民数量已达5.57亿,占网民总数的85.8%。如此庞大的手机网民群体,其手机应用程序安全吗?

  《报告》分析称,通过互联网搜索引擎下载的手机软件,往往很难判别是否安全,而他人推荐链接下载软件的行为,就更容易招致病毒、木马侵袭。

  此次调查显示,使用过正规网站或手机自带的应用商店,来下载手机应用软件的被调查网民达71.68%,利用第三方安全软件提供的下载平台下载的占42.16%,而通过百度等互联网搜索引擎搜索和通过点击他人推荐链接下载的,分别占38.39%和10.83%。

  中国青年报记者注意到,这其中,青少年被调查网民利用百度等互联网搜索引擎搜索下载手机软件的比例尤其高,达到41.94%。

  “不论是PC端还是移动端,应用程序都是不法分子的目标,例如利用假冒的应用程序植入病毒、窃取信息等。”胡安磊建议,在下载互联网应用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正规网站,并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

  网络谣言频出没 存在盲目转发问题

  网络谣言,也是网民难以绕过的“坑”。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举报中心共受理和处置公众举报109.4万件。据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主任张成刚介绍,这其中,关于谣言的举报就占一定比例。

  张成刚向中国青年报记者总结,网络谣言大致分五类:第一类是与反腐工作相关的谣言——比如飞机出现延误,就有人造谣称是“抓捕贪官”所致。“这类谣言比较多见。”张成刚说。第二类是扰乱公共秩序的,特别是在一些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一些网民会对死伤人数等进行造谣。第三类是针对名人的,“这类谣言以侵犯名人名誉权、隐私权为主。”张成刚说,“比如称某演员被抓捕了,或称某导演病逝了,给当事人造成恶劣影响。”第四类是经济类谣言,比如针对一些知名品牌,造谣其存在质量问题等,“这会给企业甚至产业带来巨大打击”。第五类主要是和网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养生类、保健类谣言。

  张成刚呼吁,网民应该提高自身的辨别能力,对于那些耸人听闻的、明显不符合常规的网络信息,提高警惕,不要盲目转发和扩散,让谣言止于自己。

  “网民在面对存疑信息时,也可以通过网络进一步去查证,看是否已经被辟谣。”张成刚表示,“如果网上还没有回应,可以向网站、相关部门或举报中心举报。”

首页  上一页  [1]  [2]  [3] 

关键词:上网,支付宝,网络安全责任编辑:丁丽洁